[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耐热抗燃覆铜板制作工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8933.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0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布贷网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接槽 滑接 制作工艺 左右两侧 操作架 覆铜板 滑接杆 模具块 容纳腔 耐热 口部 座体 对称 自动化 一体式设置 底部端面 配合连接 内顶壁 锁接孔 伸长 内壁 伸入 锁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耐热抗燃覆铜板制作工艺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操作架,所述操作架中设有口部向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滑接安装有滑接架,所述滑接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中设有模具块,所述模具块左右两侧端面内对称设有锁接孔,所述安接腔左右两侧内壁中对称设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内顶壁向内侧伸长设置有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滑接杆,所述滑接杆外侧底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滑接配合连接的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抗燃覆铜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化耐热抗燃覆铜板制作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耐热抗燃覆铜板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及其广泛,耐热抗燃覆铜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冲压设备进行冲压操作,但是传统中的冲压设备设置模式单一,只能实现单一的冲压操作,对于后期的钻孔操作,只能重新购置钻孔设备,其大大的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同时在冲压后的取料操作极为不变,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化耐热抗燃覆铜板制作工艺设备。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自动化耐热抗燃覆铜板制作工艺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操作架,所述操作架中设有口部向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滑接安装有滑接架,所述滑接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中设有模具块,所述模具块左右两侧端面内对称设有锁接孔,所述安接腔左右两侧内壁中对称设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内顶壁向内侧伸长设置有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滑接杆,所述滑接杆外侧底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滑接配合连接的锁接头,所述滑接杆中设有口部朝内的螺状槽,所述螺状槽中配合安装有螺状杆,左右两个所述第二滑接槽之间的所述滑接架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转机,两个所述螺状杆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转机左右两侧端面动力连接,所述容纳腔内底壁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内底壁左右对称设置有向下伸长的第三滑接槽,所述第三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滑接臂,所述滑接臂顶部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模具槽中的顶杆,左右两个所述第三滑接槽之间的所述模具槽内底壁中设有第四滑接槽,所述第四滑接槽中滑接安装有滑接块,所述滑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顶部端面动力连接有钻孔头,所述座体中设有重压装置,所述重压装置包括沉腔以及铅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左右内壁中对称且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滑接架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滑接孔,所述滑接孔中滑接配合安装有上下伸长的第一导接杆,所述第一导接杆向上伸长端与所述容纳腔内顶壁固定连接,且底部尾部与所述定位块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内底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接槽相通的第二滑接孔,所述第二滑接孔中滑接配合安装有上下伸长的第二导接杆,所述第二导接杆顶部伸长端与所述滑接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且底部伸长端伸入所述第三滑接槽中并与所述滑接臂顶部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接槽内底壁设有与所述滑接臂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接槽与所述容纳腔之间相通设置有第一通接孔,所述模具块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二通接孔,所述第一通接孔与所述第二通接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内顶壁固定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与所述滑接架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接槽内底壁固定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液压杆与所述滑接块底部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腔设置于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内,且所述沉腔中固定设有所述铅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布贷网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布贷网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