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9043.6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万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00 | 分类号: | A23L29/00;A23L33/105;A23L33/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2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胶囊 制备 微胶囊粉末 微生物菌剂 茶叶籽油 茶多酚 大豆磷脂 葡萄籽油 助消化 机体免疫力 节能环保 杀菌抑菌 微量元素 重量份数 适口性 微胶囊 富含 诱食 填充 配方 简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油茶微胶囊粉末;S2、将油茶微胶囊粉末填充到胶囊内;其中,所述的油茶微胶囊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茶叶籽油5~8份、茶多酚10~18份、葡萄籽油40~6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大豆磷脂30~36份:茶叶籽油5~8份、茶多酚10~18份、葡萄籽油40~6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大豆磷脂30~36份。本发明的油茶胶囊富含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可以可以提高油茶胶囊的利用率,改善油茶胶囊的适口性,茶叶籽油和茶多酚可以诱食助消化、杀菌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该方法配方简易,过程节能环保,制备的微胶囊流动性好,色泽和风味极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学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现有的油茶油胶囊的成份复杂,营养成分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油茶微胶囊粉末;
S2、将油茶微胶囊粉末填充到胶囊内;
其中,所述的油茶微胶囊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茶叶籽油5~8份、茶多酚10~18份、葡萄籽油40~6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大豆磷脂30~36份。
优选的,述的油茶微胶囊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茶叶籽油6份、茶多酚14份、葡萄籽油50份、微生物菌剂26份、大豆磷脂33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40~60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0~36重量份、酿酒酵母30~46重量份、嗜酸乳杆菌18~24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2~16重量份。
更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复合内生共生芽孢杆菌52重量份、沼泽红假单胞菌28重量份、酿酒酵母38重量份、嗜酸乳杆菌20重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14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豆磷脂经过复合酶在pH5.0~6.5,温度50~60℃,酶解2~4h,然后煮沸5min。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其所述的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按照质量比为5~7:3:1。经过复合酶的处理,大豆磷脂中的茶多酚等营养元素更加全面的释放。
本发明的油茶胶囊富含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可以可以提高油茶胶囊的利用率,改善油茶胶囊的适口性,茶叶籽油和茶多酚可以诱食助消化、杀菌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该方法配方简易,过程节能环保,制备的微胶囊流动性好,色泽和风味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油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油茶微胶囊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万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万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9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化剂及其用于制备饮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