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作战仿真试验的网络化智能弹药多方案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9655.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东;陈波;秦应心;羊应君;廖天意;汤望;李知君;张军;李豪华;宋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晶品镜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弹药 网络化 方案评估 仿真试验 作战 分析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靶场试验 方案优选 仿真模型 仿真评估 集成测试 接口协议 评估系统 武器系统 系统开发 战场环境 支撑作用 总体设计 测试项 建模 评判 验证 试验 | ||
1.一种基于作战仿真试验的网络化智能弹药多方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评估系统总体设计、接口协议设计、建模规范设计、系统开发与集成测试、仿真模型验证、拟制作战任务想定、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多方案评估试验和形成分析评估报告依次执行,对不同网络化智能弹药设计方案遂行典型作战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红方仿真子系统、蓝方仿真子系统和白方仿真子系统,其中;
红方仿真子系统,所述红方仿真子系统用于用于实现网络化智能弹药的任务规划控制和作战仿真,存在多种形态,分别模拟不同武器系统设计方案,由各设计研制单位自行开发,按照接口协议要求通过中间机与蓝方仿真子系统和白方仿真子系统互联;
蓝方仿真子系统,所述蓝方仿真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网络化智能弹药典型作战环境下敌方装甲车辆、探测雷达、防空导弹、工事目标等实体的行为及特征模拟;
白方仿真子系统,所述白方仿真子系统用于实现作战想定编辑、战场态势显示、试验运行管控、数据采集和统计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协议设计用于实现不同红方仿真子系统与蓝方仿真子系统和白方仿真子系统互联,采用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接口协议统一为仿真控制报文、初始化报文、外部干扰报文、通视报文、弹药发射报文、弹药飞行报文、弹药侦察报文、爆炸信息报文或数据统计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规范设计用于实现不同智能弹药方案的建模粒度及考虑因素一致,以确保模型数据的合理性与仿真评估的公平性,对红方仿真子系统中智能弹药动力学/运动学模型、导航定位模型、制导控制模型、侦察模型、毁伤模型、数据链模型的建模要求作约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验证通过模型参数敏感性测试、输入输出匹配性测试和可视化状态监控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仿真模型验证,并在具体实施上采取了统一试验大纲、一方试验操作、多方监督确认和专家判定结果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制作战任务想定通过网络化智能弹药未来遂行的典型作战任务来构建作战场景,所述作战场景包括直接精确打击、侦打协同攻击和区域协同封控,所述拟制作战任务想定由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专家和武器装备使用专家共同拟制完成,所述拟制作战任务想定包括白方想定和红方想定,想定在正式评估前对各方案单位保密,所述白方想定为完整想定,所述红方想定包括作战任务和部分战场态势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将指标划分为综合效能指标与分项效能指标,所述综合效能指标包括耗弹量、作战速度和任务完成概率,所述分项效能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规划控制、情报侦察、隐身突防、战术通信和火力打击的具体效果,具体效果包括任务规划时间、目标发现率、被拦截率、平均传输时延和目标毁伤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展多方案评估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第一种作战任务,评估组织方根据白方想定,形成战场初始态势和蓝方行动预案;
2)被评估方根据红方想定通过规划控制软件完成“人在环”的火力计划和航迹规划,并记录任务规划时间;
3)多方案仿真评估系统根据不同任务规划结果分别进行“人不在环”的蒙特卡洛仿真试验,输出评估指标的统计值;
4)换下一种任务继续重复执行以上流程,直至所有作战任务仿真完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分析评估报告具体为根据各评估指标值对武器系统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问题所在和改进建议,并通过归一化、加权计算顺我方式得到多个任务下的综合效能评定值,最终给出方案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晶品镜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晶品镜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96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