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0752.6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晓龙 |
主分类号: | A01B1/02 | 分类号: | A01B1/02;A01B1/22;B2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尖 铲柄 把手 踩杆 螺栓 防滑纹 刀片 螺孔 提杆 螺母 铲尖连接段 流线型结构 摩擦力增加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固定效果 省力效果 减阻式 深松铲 铲子 地下 拔出 铲翼 档杆 垫片 省力 握持 磨损 玉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包括铲柄、铲尖、螺栓、把手、防滑纹、提杆、铲柄螺孔、踩杆、档杆、铲尖连接段、铲尖螺孔、铲翼和刀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铲柄一端的把手上设置防滑纹,使得把手的握持时的摩擦力增加,通过在把手下方设置提杆,使得使用者在拔出铲尖时更省力,通过在铲柄下方设置踩杆,使得铲尖在插入地下时,利用踩杆将铲尖插入更深,通过在铲尖上方对称设置两个刀片,同时利用铲尖的流线型结构使得铲尖在使用时更容易插入地下,从而增加铲子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通过在螺母一侧设置垫片,使得螺栓的固定效果更好,并减少磨损。装置具有铲地效率高,省力效果更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松铲,具体为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属于农业工具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深松作业是保护性耕作一项关键技术,其可以在不翻耕土壤的基础上,打破耕地土壤犁底层,加深耕层,保护地表农作物,改善土壤透气透水率,降低风蚀水蚀的危害,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并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率,提高土壤肥性,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深松铲是实现深松技术的关键工具,其结构形状和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深松铲的耕作阻力及深松后土壤的扰动效果,现有的深松铲铲柄结构主要有圆弧形铲柄、直立式铲柄和倾斜式铲柄,深松铲铲尖结构主要有凿形铲尖、箭形(鸭掌)铲尖和双翼形铲尖。
但是现有的深松铲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采用现有深松铲柄与铲尖的组合进行深松作业时,存在耕作阻力较大,土壤扰动较大,能耗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深松作业的效率低,与人力的资源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仿生减阻式玉米地深松铲,包括铲柄、铲尖和螺栓,所述铲柄一端设置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防滑纹,所述把手下方设置两个提杆,所述铲柄另一端设置两个铲柄螺孔,且所述铲柄螺孔上方设置两个踩杆,所述踩杆一端设置档杆,所述铲尖一端设置铲尖连接段,所述铲尖连接段中部设置两个铲尖螺孔,所述的铲尖两侧设置铲翼,所述的铲翼一侧均设置刀片。
优选的,为了使使用者能够更容易通过铲柄将铲尖插入地下与拔出,所述提杆、踩杆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铲尖能够更顺畅地接触泥土,所述铲尖呈流线型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使用者在使用铲柄时增大磨擦力,所述提杆、踩杆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为了使铲柄能够与铲尖连接并固定,所述铲柄与铲尖通过螺栓固定,且螺栓一端设置垫片与螺母。
优选的,为了使铲尖的破土效果更彻底,同时也增加了铲尖使用的流畅性,所述刀片设置在铲尖上方,且呈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铲柄一端的把手上设置防滑纹,使得把手的握持时的摩擦力增加,通过在把手下方设置提杆,使得使用者在拔出铲尖时更省力,通过在铲柄下方设置踩杆,使得铲尖在插入地下时,利用踩杆将铲尖插入更深,通过在铲尖上方对称设置两个刀片,同时利用铲尖的流线型结构使得铲尖在使用时更容易插入地下,从而增加铲子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通过在螺母一侧设置垫片,使得螺栓的固定效果更好,并减少磨损。装置具有铲地效率高,省力效果更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铲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铲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铲柄,2、铲尖,3、把手,4、防滑纹,5、提杆,6、踩杆,7、挡杆,8、铲翼,9、刀片,10、铲尖螺孔,11、铲尖连接段,12、铲柄螺孔,13、螺栓,14、垫片,15、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晓龙,未经赵晓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