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1607.X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春;李帮裕;周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氨 脱酸 沉降池 除油池 加热筒 催化湿式氧化 高速离心机 油水分离池 上端 管状体 下端 连通 氨水 深度处理系统 生化调节池 污水 氨水回收 呈螺旋状 高温蒸汽 工艺废水 生产过程 生化系统 循环利用 调节池 进入管 可回收 煤化工 煤热解 水平衡 污泥槽 污泥 出水 滤网 内壁 酸度 筒体 水资源 伸出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沉降池、除油池、油水分离池、脱酸脱氨池、高速离心机、催化湿式氧化调节池、催化湿式氧化塔、生化调节池和A/O生化系统,沉降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槽,以将污泥定期排放,所述沉降池的出水与除油池连通,除油池内设有滤网,脱酸脱氨池内设有加热筒,油水分离池通过管道与加热筒的上端连通以通入污水,加热筒的内壁呈螺旋状固定有管状体,管状体的下端伸出筒体并用于通入高温蒸汽,脱酸脱氨池的上端设有碱进入管,脱酸脱氨池还连接有氨水回收系统,脱酸脱氨池的下端与高速离心机连接。本发明降低了污水的酸度、可回收氨水,实现了煤热解生产过程中的水平衡,使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27%,是煤炭能源消费大国,而煤炭的综合利用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新型煤化工,实施煤炭清洁转化,应用低阶煤(褐煤、不粘煤、弱粘结煤等)的热解、褐煤提质、生产半焦等技术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
目前,许多半焦(兰炭)生产企业采用包括密闭隔油、脱酚、蒸氨工艺进行预处理的装置,但废水通过这些物化预处理手段后仍然很难达到熄焦标准或生化进水要求。现阶段对于半焦(兰炭)废水的有效处理技术是以煤气为热源的污水焚烧技术,但是该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气(吨水消耗煤气量为1700m3 左右,所用煤气热值为2000-2200kcal),处理后的出水以气态形式排放,不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废水处理装置不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除油池、脱酸脱氨池、高速离心机、催化湿式氧化调节池、催化湿式氧化塔、生化调节池和A/O 生化系统,所述沉降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槽,以将污泥定期排放,所述沉降池的出水与除油池连通,所述除油池内设有滤网,所述除油池还连接有储油罐、集油槽及油水分离池,所述脱酸脱氨池内设有加热筒,所述油水分离池通过管道与加热筒的上端连通以通入污水,所述加热筒的内壁呈螺旋状固定有管状体,所述管状体的下端伸出筒体并用于通入高温蒸汽,以给进入的污水加热,所述脱酸脱氨池的上端设有碱进入管,所述脱酸脱氨池还连接有由冷凝器、气液分离器、氨水中间罐和吸收塔组成的氨水回收系统,所述脱酸脱氨池的下端与高速离心机连接,所述高速离心机还连接有萃取剂储槽和溶剂回收塔,所述催化湿式氧化塔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和固-液离心机。
作为优选,所述脱酸脱氨池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脱酸脱氨池密封连接的透明玻璃罩,所述透明玻璃罩的顶部设有管道与所述氨水回收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A/O 生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好氧池内设有鼓风曝气系统和消泡装置,消泡装置包括多个漂浮于好氧池内的木头,每个木头上设有多个尖刺部,用于刺破泡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脱酸脱氨池可以降低污水的酸度、回收氨水,用于后续的煤气脱硫或电厂烟囱废气的脱硝;采用高速离心机对污水进行离心萃取脱酚,可以回收煤化工污水中的酚类物质,实现了煤热解生产过程中的水平衡,使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除油池;2-油水分离池;3-脱酸脱氨池;4-高速离心机;5-湿式催化氧化池;6-催化湿式氧化塔;7-生化调节池;8-缺氧池和好氧池;9-二沉池;10-储油罐;11-氨水回收系统;12-萃取剂储槽;13-萃取剂回收系统;14-透明玻璃罩;15-滤网;16-加热筒;17-碱进入管;18-沉降池;19-污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级溶油水及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有机废水综合处理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