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增殖肠道有益菌的益生元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62531.2 申请日: 2018-07-12
公开(公告)号: CN110710690A 公开(公告)日: 2020-01-21
发明(设计)人: 靳旭;殷瑜;陈玲玲;夏兴;戈梅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21 分类号: A23L33/21
代理公司: 31104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缪利明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益生元 膳食纤维 低聚异麦芽糖 益生元组合物 肠道有益菌 短链脂肪酸 快速增殖 益生菌 肠道上皮细胞 肠道微生物 低聚半乳糖 低聚甘露糖 棉籽低聚糖 肠道菌群 肠道蠕动 肠道粘膜 能量来源 软化粪便 吸水性强 有效促进 抗肿瘤 水苏糖 增殖的 菊粉 抗炎 增殖 发酵 消化 吸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增殖肠道有益菌的益生元组合物,包括菊粉、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快速增殖肠道有益菌的益生元组合物,包括水苏糖、棉籽低聚糖、低聚甘露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本发明采用的是多种益生元组合以及与膳食纤维的组合的方式,不同的益生元具有不同特性,其增殖的益生菌也各不相同,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种益生元组合相对于单一益生元能更有效促进益生菌的增殖。而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吸水性强,能够软化粪便,增加肠道蠕动。同时,益生元和膳食纤维还可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以作为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保护肠道粘膜,同时还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快速增殖肠道有益菌的益生元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超过1000种,数量约1014个,为自身人体细胞的十倍之多(F,Ley RE,Sonnenburg JL,et al.Science,2005,307(5717):1915-20)。这些微生物可以附着在肠道粘膜上形成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定植,分泌各种酶类帮助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合成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免疫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解文放,左玉,等,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7(11):1467-1472)。也正因此,人体被认为是由自身细胞和体内共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的超级生物体(Tumbaugh PJ,Ley RE,Hamady M,et al,Nature,2007,18,449(7164):804-10)。

人体的肠道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邵加庆,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16-20)。共生菌是肠道菌群的主体,多为专性厌氧菌,如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与人体互利共生,能够在肠道内形成屏障抑制病原菌的定植,促进宿主对营养的代谢和吸收。条件致病菌,如肠杆菌、肠球菌等,在健康人群的肠道内也有一定数量存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一旦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这些条件致病菌就会快速增殖或发生移位,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则主要随食物摄入,一般不会在肠道内长时间定植,它们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及人体健康。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肠道菌群之间及菌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保证肠道及人体健康。但饮食变化、服用抗生素、手术、放化疗等都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变化甚至失调,进而引起胃肠道不适及疾病的发生。腹泻是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如5-氟尿嘧啶化疗后1-4级腹泻的发生率为50-80%,其中3-4级重度腹泻的发生率为5-30%(Komblau S,Benson AB,Catalano R,et al,J PanSymptom Manage,2000,19(2):118-29)。腹泻不仅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与放化疗后腹泻伴随而生的是病人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表明,化疗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菌群总数及多样性降低,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丰度明显下降(Stringer AM,Al-Dasooqi N,Bowen JM,et al,Support Care Cancer,2013,21(7):1843-52);Manichanh C等研究发现,放疗后腹泻人群的肠道菌群与放疗前相似性较低,而非腹泻人群的肠道菌群相对稳定,放疗前后的相似性更高(Manichanh C,Varela E,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1754-6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2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