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2667.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纺纱机 | ||
本发明提供气流纺纱机。气流纺纱机具备:牵伸装置(7)、气流纺纱装置(9)、储纱装置(22)、吸引部(70)、卷绕装置(26)、接纱装置(23)、第一引导装置(27)以及第二引导装置(28)。储纱装置(22)引出气流纺纱装置(9)生成的细沙。吸引部(70)针对气流纺纱装置(9)与储纱装置(22)之间的纤维行走路径形成吸引口。卷绕装置(26)配置于比牵伸装置(7)的纤维行走路径的上游端高的位置,并形成卷装。接纱装置(23)进行接纱。第一引导装置(27)捕捉来自气流纺纱装置(9)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23)。第二引导装置(28)捕捉来自卷装(50)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接纱装置(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具备吸引部的气流纺纱机,该吸引部除去从气流纺纱装置出来的线屑和/或飞花等。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了除去在气流纺纱装置产生的线屑的结构的纺纱机。日本特开2012-57274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特开2013-253358 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种纺纱机。
专利文献1的纺纱机具备:纺纱部、纱线松弛消除部、卷绕装置以及捕纱器。纺纱部生成细纱。纱线松弛消除部具有不使靠卷绕装置侧的细纱的张力的变动传递至纺纱部一侧的缓冲功能。捕纱器配置于纱线松弛消除部的上方,从吸引口产生吸引气流,由此吸入在切断细纱时产生的线屑并将其除去。
专利文献2的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缺陷检测装置以及切割器。缺陷检测装置配置于纺纱装置的下游侧,检测细纱的缺陷部分。在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出缺陷的情况下,利用切割器切断细纱。专利文献2记载了形成有用于除去该被切断的细纱的未图示的吸引口。
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纺纱机就在比牵伸装置的上游端低的位置配置卷绕装置的布局而言,仅限于公开了除去线屑的方法,就在比牵伸装置的上游端高的位置配置卷绕装置的布局而言,对于除去线屑的结构而言,既未作出记载又未给出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就在比牵伸装置的上游端高的位置配置卷绕装置的布局而言能够恰当地除去线屑和/或飞花等的气流纺纱机。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气流纺纱机。即,该气流纺纱机具备:牵伸装置、气流纺纱装置、纱线引出装置、吸引部、卷绕装置、接纱装置、第一引导装置以及第二引导装置。上述牵伸装置堆纤维束做牵伸。上述气流纺纱装置进行通过回旋气流对由上述牵伸装置做过牵伸的上述纤维束施加搓捻的通常纺纱而生成细纱。上述纱线引出装置引出上述气流纺纱装置生成的上述细纱。上述吸引部针对处于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与上述纱线引出装置之间的纤维行走路径形成吸引口。上述卷绕装置配置于比上述牵伸装置的纤维行走路径的上游端高的位置,卷绕上述纱线引出装置引出的上述细纱而形成卷装。上述接纱装置进行接纱。上述第一引导装置捕捉来自上述气流纺纱装置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上述接纱装置。上述第二引导装置捕捉来自上述卷装的纱线头并将其引导至上述接纱装置。
由此,能够通过吸引部除去在第一引导装置捕捉纱线头失败时产生的线屑和/或在出纱纺织时在气流纺纱装置产生的飞花等(以下,称为纤维屑)。因此,能够防止产生因上述的纤维屑缠绕于细纱而引起的纱疵。
在上述的气流纺纱机中,优选形成以下的结构。上述第一引导装置具备具有捕捉部与转动中心的中空部件,在上述第一引导装置位于捕捉来自上述气流纺纱装置的纱线头时的捕捉位置时,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上述捕捉部、上述吸引口沿着纤维行走路径依次配置。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吸引部在第一引导装置捕捉细纱失败时吸引该细纱。
在上述的气流纺纱机中,优选形成以下的结构。即,上述气流纺纱装置具备:纤维引导件、喷嘴块以及中空导轴体。上述纤维引导件对上述纤维束做引导。上述喷嘴块供由上述纤维引导件做着引导的上述纤维束导入,并形成有纺纱室和供用于在该纺纱室产生回旋气流的空气通过的第一喷嘴。上述中空导轴体供通过了上述喷嘴块的上述纤维束导入,并形成有纱线通路和供至少在出纱纺织时所喷射的空气通过的第二喷嘴。在出纱纺织时,上述牵伸装置被沿牵伸方向驱动,至少从上述第二喷嘴喷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2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