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2692.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蒋梦成;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勇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16;D01F8/14;D01F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面料 防静电 石墨烯 反应固体 力学性能 煅烧产物 碳纤维 制备 面料 双氧水 纤维 结合金属离子 三氯化铁反应 制备技术领域 导电性 导电效果 高铁酸钾 硫酸溶液 摩擦过程 纳米石墨 医疗用品 静电 纺丝机 孔隙率 硫酸铜 铁离子 铜离子 透气性 竹纤维 石墨 涤纶 烘干 氨纶 纺丝 放入 管径 竹片 烧制 还原 并用 引入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竹片酸、碱、煅烧制得煅烧产物,然后将石墨与高铁酸钾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再与硫酸铜和三氯化铁反应,并用双氧水还原制得反应固体,最后将氨纶、涤纶、煅烧产物与反应固体放入纺丝机中纺丝,并烘干制得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有效防止面料在摩擦过程中产生静电,使石墨烯纤维的导电效果增强,竹纤维的管径大,所制得的碳纤维拥有较大的孔隙率,增强了面料的透气性,纳米石墨烯使石墨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引入铜离子和铁离子,结合金属离子使石墨烯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护工作者是直接与细菌、病毒接触的人群,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各式各样的病菌,特别是在进行输液、外伤处理和手术操作的医生,他们时常会接触病人的体液或是血液,感染的机率非常高,其自身的健康常常受到威胁,所以他们不得不穿上厚实的防护服,达到防护作用。
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医用纺织品大体上可分为:普通纺织品、无纺布、针织品、特殊织物(如打孔织物等透气性好的织物,可用于皮肤贴剂等医用产品)。生产医用纺织品的原料除传统的棉花等大宗原料外,已扩展至藻酸纤维、蚕丝、几丁纤维(壳聚糖纤维)、木浆纤维、棉绒等天然纤维原料以及聚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聚丙烯、聚酯、玻璃纤维、粘胶纤维、聚乙醇酸纤维、聚氨酯、聚乳酸纤维等弹力和非弹力化纤纤维原料。
目前用于制作防护服的面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液渗透,但其透气性能差,穿着不舒适。同时以往单层结构的面料的功能有限,容易脏,不易清洗,又不具备透气功能。现有的医用防护服面料极易产生静电干扰医疗电子设备,导致诊疗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影响病人的诊治效果。现在有人研发了抗静电医用防护服面料,这种面料是在基布的外表面涂覆抗静电涂层和聚氨酯防水涂层以达到防水和抗静电的效果,可是这种医用防护服面料的透气性很差,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有强烈的不适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医用防护服为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使用后必须马上丢弃,不仅给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而且成本高昂,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成本。
因此,研制一种能够重复使用,并能有效阻隔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渗透,以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的医用防护服面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医用面料容易产生静电,同时韧性不足容易破损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静电高强度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500~600g竹片投入烧杯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渣,用蒸馏水清洗3~5次后,将滤渣投入烧瓶中;
(2)向上述烧瓶中添加硫酸溶液浸渍上述滤渣,将烧瓶放入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4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在氮气氛围下升高温度,高温煅烧,放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煅烧产物,备用;
(3)按重量份数计,称取3~5份鳞片状天然石墨、7~9份高铁酸钾粉末、1.0~1.5份氯酸钾粉末放入研磨机中研磨过200目筛,得到过筛物,将过筛物与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5混合投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入冰水浴中,恒温反应30~40min,将水浴升温至40~45℃,恒温反应60~70min,过滤得到反应滤渣,将反应滤渣用蒸馏水清洗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未经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2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