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3576.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丸尾敏明;久保田裕二;大野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3/00 | 分类号: | F02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熊风;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对设置于车辆的内燃机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包括:
节流阀,该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
气流传感器,该气流传感器对所述内燃机的所述进气通路的吸入空气流量进行检测;
涡轮增压器,该涡轮增压器具有涡轮和压缩机,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所述进气通路,并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
排气旁通通路,该排气旁通通路连通所述涡轮的上游侧与下游侧;
废气阀门,该废气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气旁通通路,对流过所述排气旁通通路的所述内燃机的废气的流量进行调整;
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所述废气阀门,来变更所述废气阀门的开阀位置;以及
节流阀上游压力传感器,该节流阀上游压力传感器对由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所述节流阀的上游侧的吸入空气的压力的实际值即实际节流阀上游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运算部,该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运算部基于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对由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压力的目标值即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进行运算;
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该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来运算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
反馈校正量运算部,该反馈校正量运算部实施与所述节流阀上游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所述实际节流阀上游压力和所述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运算部运算出的所述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之间的差分相对应的反馈控制,并基于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来计算所述废气阀门的目标开度的反馈校正量;
目标开度运算部,该目标开度运算部根据所述反馈校正量,运算使所述实际节流阀上游压力与所述目标节流阀上游压力一致所需的所述废气阀门的所述目标开度,并输出至所述致动器;
压缩机通过流量运算部,该压缩机通过流量运算部基于由所述气流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吸入空气流量,运算通过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机通过流量;
压缩机上游侧压力运算部,该压缩机上游侧压力运算部基于大气压力运算所述压缩机的上游侧的压力;
压缩机下游侧压力运算部,该压缩机下游侧压力运算部基于由所述节流阀上游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实际节流阀上游压力,运算所述压缩机的下游侧的压力;以及
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该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基于所述压缩机通过流量,运算成为涡轮极限转速时的所述压缩机的所述上游侧的压力与所述下游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比即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
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对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与所述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进行比较,在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大于所述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的情况下,执行用所述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对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进行限制的上限限制处理,
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运算部在所述上限限制处理的执行开始后的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执行对被所述涡轮极限时压缩机前后压力比所限制的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的变化率进行限制的变化率的限制处理,以使得所述变化率不超过预先设定的变化率限制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化率的限制处理的开始时刻是所述上限限制处理的执行开始时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化率的限制处理的开始时刻是在所述上限限制处理的执行开始后所述目标压缩机前后压力比向上升侧变化的时刻。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化率的限制处理仅在所述变化率向上升侧变化的情况下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内流双涵调节控制的组合动力进气道
- 下一篇:一种防冒烟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