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4395.0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张宗政;张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佩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0 | 分类号: | B29C53/60;B29C53/78;B29C53/8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占丽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纤增强 柔性管 玻璃纤维 预浸带 海洋应用 内层管 增强层 熔融状态 制造 断裂 外保护层材料 表面熔化 快速加热 螺旋缠绕 三层结构 瞬间加热 外保护层 粘结固化 不均匀 有效地 螺纹 包覆 分层 熔接 易断 粘结 缠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制得的玻纤增强柔性管由内到外包括内层管、增强层和外保护层三层结构,包括:对内层管的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表面产生熔融状态;使用二条或两条以上的玻璃纤维预浸带在所述熔融状态的内层管外侧沿不同的角度进行分层螺旋缠绕,形成增强层;在增强层外侧包覆外保护层材料,完成玻纤增强柔性管的制造。本发明的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充分考虑了玻璃纤维预浸带不耐高温、易断等缺点,利用瞬间加热内层管表面熔化,使其快速与螺纹缠绕的玻璃纤维预浸带相粘结固化,有效地避免了玻璃纤维预浸带熔接断裂、粘结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强度,不易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连续增强热塑性复合管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管道。在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的内层管上,用PP/PE等玻璃纤维预浸带缠绕形成的增强层,然后再挤出热塑性塑料为外保护层。内外层与玻纤层之间、中间玻纤层之间都是同分子结构、熔融键合,三层完全熔接一体,形成一个实壁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耐腐蚀、绿色环保等优点,已应用于陆地油、气、水集输管线,高压注水管线、热洗管线以及海洋采油立管等。但是,玻璃纤维连续增强热塑性复合管制造过程中存在玻璃纤维预浸带熔接断裂、粘结不均匀等现象,进而造成复合管各层间开裂、耐压低和管材规格无法统一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易断裂,粘结均匀的玻纤增强柔性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制得的玻纤增强柔性管由内到外包括内层管、增强层和外保护层三层结构,包括:
步骤S1,对内层管的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表面产生熔融状态;
步骤S2,使用二条或两条以上的玻璃纤维预浸带在所述熔融状态的内层管外侧沿不同的角度进行分层螺旋缠绕,形成增强层;
步骤S3,在增强层外侧包覆外保护层材料,完成玻纤增强柔性管的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对内层管熔融的厚度不超过内层管的壁厚的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相邻的两层玻璃纤维预浸带的缠绕方向相反;或者相邻的四层玻璃纤维预浸带两条同向缠绕,另两条反向缠绕。
进一步地,在缠绕时,同一条玻璃纤维预浸带的边沿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每缠绕设定层数的玻璃纤维预浸带后,通过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粘结固化;直至达到设计的层数,形成增强层。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的层数为2~5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和外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耐热聚乙烯或尼龙,根据需要输送的介质或外界环境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充分考虑了玻璃纤维预浸带不耐高温、易断等缺点,利用瞬间加热内层管表面熔化,使其快速与螺纹缠绕的玻璃纤维预浸带相粘结固化,还可以每隔2~5层螺旋缠绕的玻璃纤维预浸带,重复对表面进行加热固化,有效地避免了玻璃纤维预浸带熔接断裂、粘结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本发明的多层玻璃纤维预浸带在内层管外侧的缠绕方向相交错,能够有效提高增强层的强度,不易断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海洋应用玻纤增强柔性管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种玻纤增强柔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种玻纤增强柔性管的缠绕时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佩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佩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4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纵横向薄膜拉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