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绝缘无线传输自动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4824.4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洪际伟;张明明;罗宏波;杨振华;彭毅;苏竹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方宏信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G01R27/02;G01R19/25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刘春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微控制器 升压模块 蓄电池 输出端连接 自动检测仪 无线传输 绝缘 继电器阵列 测量列车 测试电路 绝缘效率 列车 电子式 输出端 兆欧表 采样 准确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绝缘无线传输自动检测仪,包括蓄电池和单片机微控制器,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模块,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采样测试电路连接至单片机微控制器,单片机微控制器还连接有继电器阵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摇表、电子式兆欧表测量列车绝缘效率低下、准确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绝缘无线传输自动检测仪。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客车数及里程数与保有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在前列,铁路客车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铁路客车的绝缘故障严重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时掌握铁路客车运行时的绝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铁路客车的绝缘故障检测手段主要采用兆欧表。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时数值摆动大,直接导致不同的人记录成不同的结果,人为因数影响很大。此外所有结果都要由测试人员手工记录,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良好的宏观管理,给铁路客车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因此,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迫切需要研发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客车的绝缘检测装置及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绝缘无线传输自动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摇表、电子式兆欧表测量列车绝缘效率低下、准确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绝缘无线传输自动检测仪,包括蓄电池和单片机微控制器,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模块,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采样测试电路连接至单片机微控制器,单片机微控制器还连接有继电器阵列;
其中,采样测试电路,连接有五条测试线,用于通过测试线测试绝缘电阻值,并将电阻值转换为电压值,再发送至单片机微控制器;
继电器阵列,用于测试多组数据;
蓄电池,用于为升压模块提供电压;
升压模块,用于接收蓄电池传递的电压;并根据单片机微控制器的指令,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再将升高后的电压发送至采样测试电路;
单片机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升压模块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升压;还用于接收和处理采样测试电路发送来的电压。
进一步的,采样测试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升压模块的正极,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升压模块的负极,第零电阻R0的一端连接至升压模块的正极,另一端通过第x电阻Rx连接至升压模块的负极。
进一步的,继电器阵列包括并列设置的八个三极管,每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每个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有电阻,每个电阻上设置有用于与列车电源接口连接的端口,每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均通过对应的继电器连接至12V电压;端口,用于连接列车的DC600V+端、DC600V-端、地线、U端、V端、W端、N端和客车的外壳。
进一步的,单片机微控制器还与按键操作模块和屏幕显示器数据交互;按键操作模块,用于将指令发送至单片机微控制器,以控制单片机微控制器的工作内容;屏幕显示器,用于显示检测仪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数据。
进一步的,单片机微控制器还分别数据连接有用于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的无线传输模块,和用于历史数据转移保存的USB转存模块。
进一步的,单片机微控制器还与温湿度传感器数据交互;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跟踪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根据温湿度环境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发送至单片机微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蓄电池通过电源模块连接至单片机微控制器,电源模块用于将蓄电池的电压转换成单片机微控制器所需要的电压,并为单片机微控制器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方宏信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方宏信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4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