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LAM的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6238.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君;王雷;陈挺晓;陈伟聪;陈志豪;苏大超;朱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B25J13/08;B25J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层控制 双目视觉 底盘框架 开发板 机器人 姿态传感器 摄像头 驱动装置 编码器 避障 轮式机器人 车轮运动 电性连接 供电装置 环境干扰 轮式机器 人本发明 实时性好 板电性 车轮 电源 驱动 检测 | ||
1.一种基于SLAM的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1),设置于所述底盘框架(1)上的车轮(2),用于驱动所述车轮(2)运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底盘框架(1)上设置有stm32底层控制板(4)、NVIDIA tx2开发板(5)、双目视觉摄像头(6)、用于对所述stm32底层控制板(4)和NVIDIA tx2开发板(5)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7)和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位移的编码器(8)和姿态传感器(9);所述stm32底层控制板(4)和双目视觉摄像头(6)分别与所述NVIDIA tx2开发板(5)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编码器(8)和姿态传感器(9)分别与所述stm32底层控制板(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为全向轮,所述车轮(2)的数量为3个,且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框架(1)上的电机(301)、设置于所述车轮(2)上的传动轴(302)和用于固定传动轴(302)和车轮(2)的法兰盘(303),所述法兰盘(303)设置于法兰轴承(304)上,所述电机(301)的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305)与所述传动轴(30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1)通过第一碳纤维板(306)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框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轴承(304)通过第二碳纤维板(307)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框架(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7)为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1)上依次平行设置有下面板(10)和上面板(11),所述stm32底层控制板(4)和姿态传感器(9)设置于所述下面板(10)上;所述NVIDIA tx2开发板(5)、双目视觉摄像头(6)和供电装置(7)设置于所述上面板(11)上,所述下面板(10)和上面板(11)间设置有支柱(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底层控制板(4)通过螺栓结构与所述下面板(1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10)和上面板(11)上均设置有通线孔(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目视觉避障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1)上设置有双目视觉摄像头支架(14),所述双目视觉摄像头(6)设置于所述双目视觉摄像头支架(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6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