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的稻田养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8545.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0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蓉;杜德新;李良玉;魏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养虾 龙虾 虾苗 水质管理 生存率 稻田建设 日常管理 喂养 栽种 捕捞 投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的稻田养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建设;(2)栽种生物;(3)虾苗投放;(4)虾苗喂养;(5)水质管理;(6)日常管理;(7)进行捕捞。解决了现有稻田养虾中龙虾生存率低、龙虾个头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虾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的稻田养虾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生态养殖,比如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这种混养的方式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小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在稻田养龙虾有三个优点:一是增产增收;二是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三是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了增肥的效果。
但目前稻田养殖方法与模式不当,产出的小龙虾普遍存在个体较小、色泽较差且病害较多,使得小龙虾的成活率与产量均受到影响,且不能保证养殖户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目前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多喂食人工复配的饲料,产生的小龙虾口感与营养差,达不到天然小龙虾的营养,同时龙虾的虽然不会啃食稻苗,但稻田幼苗稳定性较差,龙虾游动的过程中同样会影响稻苗的生长,从而影响稻苗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的稻田养虾方法,以解决现有稻田养虾中龙虾生存率低、龙虾个头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产的稻田养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建设:在稻田内挖回字形稻沟,且稻沟的宽度为1.5~2m、深度为1.3~1.6m,用水泥将稻田田坎加高加固,采用生石灰等彻底清田后,导入清水,采用0.2~0.3mg/L的高锰酸钾全田均匀泼洒消毒,并在稻沟内部均匀放置增氧设备;
(2)栽种生物:在稻沟内栽种眼子菜、黑藻、金鱼藻和轮叶等沉水性水生植物,在稻沟边缘种植水花生,在水面种植葫芦,保证30%~40%以上的水草覆盖率;
(3)虾苗投放:在春季或者夏季,向稻沟内投放虾苗,虾苗的大小为2~4厘米,且虾苗公母比例为1:1,且虾苗的投放密度为3000~4000尾/每亩;
(4)虾苗喂养:放养完成后,需迅速向稻田内均匀播撒虾饲料,且虾饲料的投放重量为60~80kg/亩,然后需每隔1天向稻田内准时投放虾饲料,在虾养殖25~40天后,虾饲料的投放重量为100~120kg/亩,以保证食物的充足;
(5)水质管理:全天开启加水换水措施,使稻田内的水处于微流动状态,同时,增氧设备需开启;
(6)日常管理:每天巡田,看是否有虾浮头或虾死亡,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同时,每隔一两周需捞起虾查看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
(7)进行捕捞:在虾苗饲养2~3个月后,用对成长至50~70克的成虾进行捕捞,减少养殖密度,促进虾的生长,同时补充虾幼苗,补充量为捕捞量的20%,且在水稻收割前将达到50克的成虾全部捕捞,剩余的虾幼苗在稻沟内留作种虾,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不要在天气闷热的天气捕捞。
具体的说,在进行虾养殖的稻田,不能够使用任何的高毒农药,用药时,需采用纯天然农药,且需避免其喷入水中,从而对虾造成致命影响。
具体的说,在养殖过程中,需对外来物种进行驱逐,从而保证小龙虾的健康成长。
具体的说,在步骤(2)栽种生物的同时,还需要投放饵料,所述饵料为泥鳅粉、蚯蚓粉、白鲢内脏粉以及食用香精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控式虾稻共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稻直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