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8792.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马凯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扩展 组件 及其 转接 燕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包括转接件及燕尾槽件。转接件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沿框体的周向设有卡槽,卡槽设有多个卡扣。燕尾槽件包括柱体及设于柱体两端的板体,其中一板体的边缘卡入卡槽内,且与卡扣紧固连接,另一板体用于与外部扩展件卡合连接。机器人扩展组件通过转接件及燕尾槽件可以实现机器人与外部扩展件的方便连接,从而较容易实现机器人的功能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展件,特别是一种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增加。很多情况下,需要扩展机器人的配件以对应实现不同的功能。
以往,为了展示机器人的扩展性,首先需要利用工具螺孔对大量螺栓拆装,之后再将新配件利用固定件螺合起来,整个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
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快速组装成型的要求,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方案。其利用燕尾槽,形成对设备的临时拼装,并进一步通过限位孔和凸起的配合来限位。但是即便如此,限位孔和凸起部件容易因长时间使用而松动,对于机器人而言,这种临时拼装的组装强度较低,尤其是运动型机器人由于其运动强度大,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发生错位等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扩展机器人功能的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
一种机器人扩展组件,包括:
转接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沿所述框体的周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扣;以及,
燕尾槽件,包括柱体及设于柱体两端的板体,在所述燕尾槽件与所述转接件卡合固定的情况下,其中一所述板体的边缘卡入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扣紧固连接,另一所述板体用于与外部扩展件卡合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件包括紧固柱,所述框体设有开口,所述紧固柱设于框体的开口处,所述紧固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紧固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卡扣。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柱包括第一紧固柱及第二紧固柱,第一紧固柱与第二紧固柱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一紧固柱与所述第二紧固柱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框体的外侧设有导入角。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开口处的内侧的侧壁设有导入面,所述导入面朝向所述开口的外侧。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沿所述框体的轴向开设。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的上、下表面的沿所述框体的周向开设有凹槽。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于所述凹槽处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封盖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燕尾槽件的板体朝向所述柱体的一侧设有倾斜面,所述柱体的外侧面经所述倾斜面逐渐扩大到所述板体的外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柱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吸收孔。
一种机器人扩展组件的转接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沿所述框体的周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扣。
一种机器人扩展组件的燕尾槽件,包括柱体及设于柱体两端的板体,其中一所述板体的边缘卡入转接件的卡槽内,且与所述转接件的卡扣紧固连接,另一所述板体用于与外部扩展件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
- 下一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