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针注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9773.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覃万翔;李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0 | 分类号: | A61M5/30;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无针注射领域,具体涉及无针注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推拉板和扒转机构,连接管的内管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槽,每个第一弧形槽的槽壁上均设有第一卡口;推拉板上设有第二弧形槽和第二卡口;扒转机构包括若干扒转单元,每个扒转单元包括连接杆、第一扒转爪和第二扒转爪,第一扒转爪固定在连接杆一端,第二扒转爪固定在连接杆另一端,且第一扒转爪和第二扒转爪异面,连接杆转动设置于连接管的管壁内,且连接杆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扒转爪位于第一卡口内,第二扒转爪位于第二卡口一侧。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方便将注射器连接在注射笔上,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针注射领域,具体涉及无针注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从正式用于医学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注射器曾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随着人类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易造成传染病传播、针头感染、共用针头、疼痛、长期注射会产生皮下结节等不利因素。
国外报道显示,在美国440万的医务人员中,每年因针头或者医疗锐器刺伤的人数达80万,护士每年发生的针刺伤达80~100万次;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不安全注射导致的传染病例日益增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不胜数,而且87.5%的护士有注射锐器刺伤经历。同时,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补充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注射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而由于注射频繁,肌肉注射容易产生炎症、过敏、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
安全注射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儿童接受55亿次注射,其中10%的免疫注射是不安全的。我国每年包括免疫接种在内的各种注射约为30亿次,有些地区存在不经消毒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回流市场的现象,这对需要注射的患者构成较大威胁。
现有的无针注射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无针注射器包括注射笔、药管和取药接口,在使用的时候将药管尾部的活塞固定在注射笔的推杆上,药管头部与取药接口连接后即可从药瓶里吸附液体药品,把取药接口卸下后,将药管头部按压在人体注射部位上,使注射笔垂直皮肤表面,通过注射笔里的高压将药管内的药液注射至人体内。
在更换注射药液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在下次使用前需要更换新的药管;而药管的费用较为昂贵,对患者而言不免是一种负担,而且每次使用完毕后均需要丢掉药管,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将注射器连接在注射笔上的连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无针注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推拉板和扒转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内管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弧形槽,每个第一弧形槽的槽壁上均设有第一卡口;所述推拉板滑动设置于连接管内,且推拉板的一端与注射笔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板的另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挡板,挡板一端与通槽侧壁形成第二弧形槽,挡板与通槽的槽底之间形成第二卡口;
所述扒转机构包括若干扒转单元,每个扒转单元包括连接杆、第一扒转爪和第二扒转爪,所述第一扒转爪固定在连接杆一端,所述第二扒转爪固定在连接杆另一端,且所述第一扒转爪和第二扒转爪异面,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于连接管的管壁内,且连接杆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扒转爪位于第一卡口内,所述第二扒转爪位于第二卡口一侧。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1、通过在注射笔上固定连接管,在需要注射药液的时候,将针筒的卷边处推入第一弧形槽内,然后转动针筒,即可将针筒卡入第一卡口内固定。在转动针筒的过程中,针筒的卷边处与第一扒转爪接触并推动第一扒转爪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扒转爪转动,当第二扒转爪与注射器的芯杆接触后,进而带动芯杆转动,并将芯杆卡入第二卡口内,以达到将注射器与注射笔的连接,实现了注射器对药管的代替,从而降低了患者支付的费用。
2、第一扒转爪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扒转爪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芯杆随针筒转动,从而达到防止注射器的芯杆被拧断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9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 下一篇: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