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换热试验装置、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532.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晶;许巍;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换热 试验设备 试验装置 第一板 窄缝 试验 测温组件 层叠设置 换热过程 夹持组件 加热组件 流体流动 模拟流体 条形槽 阻塞件 流动 压紧 | ||
1.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板压紧于所述第二板的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流动的窄缝通道(420);所述窄缝通道(420)内设置有阻塞件,且所述阻塞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
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420)提供热量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测量所述窄缝通道(420)不同位置处温度的测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为玻璃板(300),所述第二板为不锈钢板(400);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表面设置的加热板(500),所述加热板(500)位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远离所述玻璃板(30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表面的凸起(700),所述凸起(700)至少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00)与所述不锈钢板(400)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窄缝通道(420)的长度方向,所述不锈钢板(400)的表面上开设有平行且间隔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600),所述玻璃板(300)压紧在所述密封条(6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400)朝向所述加热板(500)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测温孔(410),沿所述窄缝通道(420)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测温孔(410)间隔布置,所述测温组件包括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所述测温孔(410)中的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420)进行保温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设置在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的外侧,且所述保温层对应于所述玻璃板(300)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流体的流动过程进行观测的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正对所述开口设置。
9.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进水管、出水管、过渡件(800)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
所述第二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孔(440)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440)与所述出水孔均为条形孔且均与所述窄缝通道(420)连通,所述过渡件(80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过渡件(800)用于将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孔(440)相连,另一个所述过渡件(800)用于将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孔相连;
所述过渡件(800)中心贯通,包括相间隔的第一孔(810)和第二孔(820),其中,所述第一孔(810)用于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孔(820)用于与所述进水孔(440)/所述出水孔相连;
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
10.一种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实现对流体在窄缝通道(420)中流动及换热的模拟,包括如下步骤:
将流体换热试验装置竖直放置,使其进水孔(440)朝下,出水孔朝上;同时,将观测装置与玻璃板(300)正对;
开启加热板(500),对不锈钢板(400)进行加热,使窄缝通道(420)的壁面达到试验温度要求;
开启测温组件,获取窄缝通道(420)不同位置处的初始温度数据;
开启动力装置,将流体由进水孔(440)输送至窄缝通道(420)中,并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利用测温组件记录实时温度数据;同时,利用观测装置对流体流场的流速及凸起(700)对流场的影响进行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5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舱及舱门模拟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集和留置粪便标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