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轴承套圈的研磨载盘及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0580.0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孟鑫;张同一;李立堂;张辅忠;徐英超;伍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8 | 分类号: | B24B37/08;B24B37/28;B24B37/3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研磨子 载盘 加工效率 研磨装置 轴承套圈 外齿圈 加工 母盘 转动 缩短生产周期 材料性能 外形匹配 研磨加工 便捷性 定位孔 多品种 互换性 嵌套的 双端面 盘孔 外齿 外周 轴承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轴承套圈的研磨载盘及研磨装置,研磨载盘由相互嵌套的转动外齿圈、研磨母盘和研磨子盘组成,所述转动外齿圈外周设有外齿,所述研磨母盘设有能够和研磨子盘外形匹配的盘孔,所述研磨子盘内设有定位孔。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多规格、多品种的轴承双端面研磨加工,扩大应用范围,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在材料性能、加工方法、加工效率、加工难度上都能够得到简化,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套圈双端面研磨的载盘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轴承套圈双端面研磨机研磨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研磨盘1、下研磨盘2,下研磨盘2上均布有研磨载盘3,研磨载盘3是研磨机加工定位的唯一装置,其结构见附图2所示,为钢制一体结构,内置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孔用于固定轴承套圈,因此研磨载盘3的结构是决定轴承套圈加工范围、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的关键装置。现有的研磨载盘3在应用中存在诸多缺陷:
1、研磨载盘为钢制一体结构,且结构尺寸单一,每加工一种规格轴承套圈需同时更换每个研磨载盘,换件操作麻烦,劳动量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加工范围受限,不能满足多规格、多品种轴承套圈的双端面研磨要求。轴承加工属于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方式,且轴承产品两个端面属于后道工序的定位基准,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进行平面研磨,故而需要多规格的研磨载盘进行便捷更换备用,现有装备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2、研磨载盘制造成本较高。每加工单一规格轴承套圈,需同时更换每个研磨载盘才能组成一套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加工,所有研磨载盘要求均匀分布于下研磨盘,且采用全钢制结构,研磨载盘直径达Φ314mm,研磨载盘目前市场加工制造费报价约1万元,在实际生产中会占用大量占用成本经费,不利于企业发展;
3、研磨载盘制造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整体研磨载盘为钢制结构,简述工序是首先要用加工中心车制,然后热处理后两平面磨研,再用坐标磨完成磨孔。其中研磨载盘内孔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垂直度、上下端面的平行差等均具有细致的精度把控,普通机加设备无法满足技术要求,使用高精尖设备存在成本倍增的问题;
4、研磨载盘制造周期长。钢制结构的研磨载盘需进行粗车、热处理、平面研磨、磨孔等多道繁琐工序,使用上述设备经测算单一规格的整套结构5个研磨载盘加工需3-4个月,严重拉长企业的生产周期。
综上所述,上述研磨机的配置由于研磨载盘采用钢制一体结构,且尺寸设计单一,应用范围窄,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长,不能满足多品种、多规格的轴承套圈双端面研磨,从而导致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应用范围受限,加工成本过高,加工周期长,不适用于中小轴承厂家的小批量轴承双端面研磨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轴承套圈的研磨载盘及研磨装置,可以适用于多规格、多品种的轴承双端面研磨加工,扩大应用范围,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在材料性能、加工方法、加工效率、加工难度上都能够得到简化,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本发明的适用于轴承套圈的研磨载盘,由相互嵌套的转动外齿圈、研磨母盘和研磨子盘组成,所述转动外齿圈外周设有外齿,所述研磨母盘设有能够和研磨子盘外形匹配的盘孔,所述研磨子盘内设有定位孔。
其中,所述转动外齿圈和研磨母盘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设置于转动外齿圈内周的凸起结构和设置于研磨母盘外周的凹槽结构,所述限位组件至少设置为一组,优选为四组。
其中,所述研磨母盘通过盘孔与研磨子盘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研磨子盘的直径为转动外齿圈直径的30-40%,研磨子盘优选设计为三个,绕研磨母盘的中央轴均布。
其中,所述转动外齿圈和研磨母盘采用PVC高强度塑料制造,所述研磨子盘采用钢制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材的研磨翻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