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1514.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韩聪;田振华;韩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B1/00;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冰箱制冷系统。所述冰箱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管路和依次设于所述管路上的压缩机、冷凝器、冷媒量调节装置、毛细管和蒸发器,在所述制冷系统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冷媒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分离以将其打开,所述储存腔里的冷媒流入所述制冷系统或者所述制冷系统里的冷媒流入所述储存腔,经过一设定时间后,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贴合以将其关闭。通过控制件对电磁铁通电和断电的控制来实现冷媒调节装置的开闭,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使得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压缩机的负载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使用寿命更长,冰箱能耗得到优化,从而更节能且制冷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冷媒量的冰箱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冰箱是这样的装置:将循环冷媒的一般制冷循环施加于所述装置,以便将液体冷媒被蒸发时所产生的冷空气供应给诸如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存储腔室,从而长时间地以新鲜状态保存食物。
现有技术中的冰箱都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它们依次连接形成回路。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制冷量也即冷媒量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匹配,在冰箱使用过程中制冷系统里的冷媒量是固定的。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环境温度、冰箱负载物品等的不一致,冰箱的运行工况始终在变化,此时制冷系统中的冷媒量固定会导致冰箱运行效率低下,辟如在环境温度较高、一次性放入较多东西或者刚开机时,制冷需求较大,系统中冷媒量相较于所需冷媒量偏少;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者冰箱里东西较少的情况下,制冷需求较小,系统中冷媒量相较于所需冷媒量偏多。
对于制冷系统来说,系统中冷媒量对系统的制冷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冷媒量偏多或偏少都会造成压缩机工作负载加大,压缩机的寿命受到影响,进而造成耗电量大,冰箱制冷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冰箱制冷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制冷系统,所述冰箱制冷系统可自动调节冷媒量,所述冰箱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回路的管路和依次设于所述管路上的压缩机、冷凝器、冷媒量调节装置、毛细管和蒸发器;
所述冷媒量调节装置包括储存装置和设于所述储存装置内部的调节机构,所述储存装置内部形成有储存腔以容纳冷媒,所述储存装置开设有开口以连通所述储存腔与所述管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开口的密封部;
当所述制冷系统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冷媒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分离以将其打开,所述储存腔里的冷媒流入所述制冷系统或者所述制冷系统里的冷媒流入所述储存腔,经过一设定时间后,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贴合以将其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定时间的取值范围为30秒—120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电磁铁以及与所述密封部固定连接的磁性件,所述电磁铁固定在远离开口的一侧,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磁性件向靠近所述电磁铁的方向移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分离,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磁性件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移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媒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铁连接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获取冰箱的运行信息以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或断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件相连接,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弹簧不受外力作用且使得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贴合,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电磁铁相吸将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开口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磁性件的连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媒量调节装置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开口连接以连通所述储存腔与所述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