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链路转接的智能变电站维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2747.7 | 申请日: | 201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白银魁;王培;王宜祥;苏伟;徐刚;王志华;杨存哲;马长武;高旭涛;贾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国栋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链路 链路数据 智能变电站 变电站 链路传输数据 规约 链路接收 软件改造 维护链路 远程维护 直接链路 智能设备 目标链 关机 通信网 铺设 维护 外部 通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链路转接的智能变电站维护方法,当变电站通信网关机的某链路接收到链路数据后,判断链路数据中是否包含转接命令,如果链路数据中包含转接命令,则按转接命令将该链路转接到目标链路上,实现链路转接,然后使用转接后的链路传输数据。本发明解决了与变电站外部无直接链路连接的各类智能设备无法远程维护的问题,不需要另外铺设专门的维护链路,不需要进行繁琐的通讯规约软件改造工作,具有简洁、高效、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维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链路转接对连接在智能变电站通信网关机上的智能设备和通信网关机自身进行维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推进,站内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用户产生了在调度中心远程维护智能设备的迫切需求。
如图1,目前,调度中心通过专用链路与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关机进行通讯连接,站内的各智能设备分别与通信网关机相连接。
由于不具备站内设备与变电站外部之间通讯连接的方式,这种拓扑结构不能从外部直接对智能设备进行维护,只能实现数据上报等基础简单的功能。而站内智能设备通常都是通过通信网关机中转与外部连接的,没有与变电站外部直接连接的方式。
本领域针对如何在远端维护这些与外部无直接链路连接的智能设备做了诸多尝试,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载包法,即借用通信网关机与调度中心通讯的链路以及通讯规约,运载目标智能设备的维护数据包。为实现数据包的运载,需要对通讯规约进行改造,使其具备运送维护数据包的功能。
采用载包法进行远程维护有两个缺点:一是工作量大,需要改造通信网关机与调度中心以及与智能设备通讯的通讯规约;二是通用性差,不论是通信网关机与调度中心的通讯规约发生改变,还是与智能设备的通讯规约发生改变,或是维护的智能设备类型发生改变,都需要重新改造通讯规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转接的智能变电站维护方法,其目的在于:减小对智能变电站内的通信网关机及智能设备进行软硬件改造的工作量,提升通用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链路转接的智能变电站维护方法:当变电站通信网关机的某链路接收到链路数据后,判断链路数据中是否包含转接命令,如果链路数据中包含转接命令,则按转接命令将该链路转接到目标链路上,通过链路转接实现维护端与被维护端之间的连接,然后使用转接后的链路进行维护。
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判断链路数据中是否包含转接命令之前,先判断该链路的工作状态:如果链路处于正常通讯态,则判断链路数据中是否包含链路转接命令,如果包含链路转接命令则执行该命令把当前链路与目标链路转接起来,链路进入转接态;如果该链路处于链路转接态,则判断链路数据中是否包含转接拆除命令,如果包含转接拆除命令,则拆除当前的链路转接,恢复为正常通讯态。
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链路处于正常通讯态,如果链路数据中未包含转接命令,则将链路数据作为普通通讯数据分发至对应的规约处理任务。
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转接时,如果目标链路运行的是维护规约,则将当前链路收到的数据分发至目标链路对应的维护规约处理任务,并将目标链路对应的维护规约处理任务需要发送的数据转由当前链路发出。
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对通信网关机所连接的设备进行维护时,采用双向转接的方式进行转接:将维护设备发送数据至通信网关机的链路与通信网关机发送数据至被维护设备部的链路转接起来;并将被维护设备发送数据至通信网关机的链路与通信网关机发送数据至维护设备的链路转接起来。
作为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命令中包含链路闲置超时时间,链路转接后,当链路闲置的时间超过所述链路闲置超时时间后,自动拆除转接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