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3039.5 | 申请日: | 201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郭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盛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188 | 分类号: | D06M13/188;D06M11/82;D06M11/66;D06M13/463;D06M13/432;D06M11/38;D06M11/71;D06M13/22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黄麻 纤维 品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材料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对黄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首先将漂洗处理后的黄麻纤维置于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中分散开,然后加入纤维改性剂,改性处理后的黄麻纤维各项性能都会发生改变,进一步进行养护处理稳定性能,便于梳理,最终制备得到的黄麻纤维在强度、细度、长度、纺织性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显著提高了黄麻纤维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能够实现加深对黄麻纤维性能特点的研究以及对纺织品优质原料的扩充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材料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麻,属椴树科黄麻属,韧皮纤维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短日照作物,别名火麻、绿麻、络麻、水络麻、野洋麻、圆果黄麻、圆蒴黄麻、苦麻叶、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苏、麻骨头等,是一种长而柔软的、有光泽的植物纤维,可以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纤维的颜色从白色到褐色,长1-4米。
黄麻纤维是一种廉价而又性能优异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特有的纤维性能展现了产品良好的实用性和外观风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黄麻纤维在提取加工中仍然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导致黄麻纤维的品质得不到提高,与棉花、亚麻等天然纤维相比,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导致黄麻纤维纺织品在低层次产品上恶性竞争,制约着产品性能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最终制备得到的黄麻纤维在强度、细度、长度、纺织性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漂洗处理后的黄麻纤维置于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中,在300-350转/分钟下搅拌混合15-20分钟,加入纤维改性剂,用量为混合溶剂质量的5.0-5.5%,该纤维改性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醋酸锌13-16份、硼砂6.0-7.0份、氨基磺酸5.0-6.0份、松香酸钠皂4.0-4.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3-2.5份、二羟甲基脲占1.4-1.6份、氢氧化钠占1.0-1.4份、三聚磷酸钠占1.0-1.2份、水600-700份;
(2)将步骤(1)混合物料加热至40-45℃,滴加松节油-乙醇混合消泡剂,并保温低速搅拌1-2小时,搅拌速度为80-100转/分钟,然后置于离心机中在1500-1800转/分钟下离心处理10-12分钟,倒去上层液,使用质量浓度为0.12-0.14%的苏打水继续离心洗涤2-3次,减压抽滤后在50-55℃下干燥4-5小时得到改性黄麻纤维;
(3)在步骤(2)制备得到的改性黄麻纤维表面涂抹椰油,椰油用量为改性黄麻纤维质量的2.2-2.4%,然后至于恒温恒湿箱中铺展开,静止养护5-6小时,养护后经过60-70℃恒温干燥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中醋酸钾与乙醇的混合质量比为1:14-1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用量为纤维体积的3.0-3.5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松节油-乙醇混合消泡剂用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0.02-0.04%,其中松节油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0-2.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置为18-20℃,相对湿度为65-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盛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盛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3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