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373.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市景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赤泥 免烧砖 制备 土壤污染 聚合氯化铝 赤泥粉尘 高岭土粉 生态环境 污泥骨料 砂岩 成岩剂 沸石粉 硫酸铁 改性 石粉 土地资源 废渣 地下水 堆放 占用 地下 土地 | ||
本发明属于免烧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免烧砖以赤泥、聚合氯化铝废渣为主料原料,同时,添加污泥骨料、石粉、硫酸铁、改性砒砂岩、高岭土粉、沸石粉、成岩剂,制备得到免烧砖。其中,采用赤泥为主要原料,减少了赤泥的堆放,减少了土地的占用,节省了土地资源,避免赤泥中的碱向地下渗透,造成地下水体和土壤污染,减少了赤泥粉尘的随风飞扬,降低大气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烧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因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故被称为赤泥。赤泥的产出量,因矿石品位、生产方法、技术水平而异。大多数生产厂每生产lt氧化铝同时产出1.0~1.8t赤泥。据估计,全世界氧化铝工业每年产生的赤泥超过6×107t。我国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每年产生的赤泥量超过600万t,全部露天堆存,并且大部分堆场坝体用赤泥构筑。目前,人们日益关注赤泥堆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赤泥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存在于赤泥中的碱向地下渗透,造成地下水体和土壤污染。裸露赤泥形成的粉尘随风飞扬,污染大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造成负面影响,恶化生态环境。
赤泥是在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成分为SiO2、CaO、AI2O3、Fe2O3,其各组分含量又因铝土矿的产地和氧化铝的生产工艺不同而异。将赤泥与少量的石灰和粉煤灰以适当的比例制备的新型赤泥道路基层材料。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所述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赤泥65-94份、聚合氯化铝废渣13-18份、污泥骨料7-23份、石粉3-11份、硫酸铁2-6份、改性砒砂岩5-15份、高岭土粉3-9份、沸石粉15-17份、成岩剂1.3-1.7份、水60-100份。
优选地,所述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赤泥65-84份、聚合氯化铝废渣13-16份、污泥骨料7-21份、石粉3-11份、硫酸铁3-6份、改性砒砂岩7-15份、高岭土粉4-9份、沸石粉15-16份、成岩剂1.3-1.6份、水60-80份。
优选地,所述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赤泥74份、聚合氯化铝废渣15份、污泥骨料13份、石粉5份、硫酸铁4份、改性砒砂岩9份、高岭土粉5份、沸石粉15份、成岩剂1.5份、水60-80份。
优选地,所述成岩剂是指石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水玻璃、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偏磷酸钠、丙烯酸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优选地,所述改性砒砂岩的改性方法如下:
(1)首次改性:首次配置浓度为9.2-9.4%的硫酸溶液,将砒砂岩加入到上述硫酸溶液中进行首次改性,所述的首次改性时间为1.5-2.5h;
(2)再次改性:首次改性完成后上述溶液进行加热操作,所述的加热温度保持为70-75℃,在加热的同时持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并搅拌使环境的pH值保持为5.5-6.0内,所述加热过程维持1.5-2h。
优选地,所述污泥骨料的粒径小于1mm。
一种用于建筑的赤泥免烧砖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配比称量赤泥、聚合氯化铝废渣、污泥骨料、石粉、硫酸铁、改性砒砂岩、高岭土粉、沸石粉、成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市景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桐城市景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