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4475.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袁银书;付国刚;张振禹;郭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重型 轨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测量放线位置开挖凹形长条基坑;进行基坑处理、预埋钢板和钢筋头;在每块钢板上安装一组支撑架;在所述的基坑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安装轨道埋件且在安装过程中调整安装精度,然后分两步在基坑内浇筑混凝土。本方法采用增加定位支撑架、实时精度测量,较好地解决了大型、高精度埋件的施工定位问题,使得模拟碰撞试验设备安装非常顺利。在XY方向布置两台经纬仪保证支撑架安装精度,保证轨道埋件方向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各种高技术试验室出于检测设备精确安装的需要,对埋件的制造及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制造精度高、埋设准确,并且预制埋件的重量不断增加,不少大型工程单个埋件的重量都在300~600kg左右,有的重达数吨,而且预制埋件板底锚筋(或锚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埋件的安装难度,影响安装精度,并且预制埋件的安装精度也直接影响着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汽车工程模拟碰撞试验,其主要的功能是,模拟测试车辆碰撞瞬间,车内零部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具体操作过程,是将车内的零部件与模拟人放置于一个可移动的平台上,平台可以模拟出车辆发生碰撞时由动态到静止的状态,检查车辆内部零件是否会发生散落,飞溅等危险情况,另一方面从模拟人身上得到受到伤害的数据。因试验设备需求,模拟碰撞试验室埋件其中包含多组轨道埋件,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大型预制埋件的安装,确保埋件的安装精度。
申请号为CN20172047318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孔平面闸门门槽埋件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矩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门槽孔口顶部,其中部设有横向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连接有穿线板,穿线板的中心设有穿线孔;钢丝线穿过穿线孔并与重力吊锤连接。所述重力吊锤置于盛装有液体的油桶内。此项专利不适用于汽车模拟碰撞测试的轨道埋件的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安装方便、牢固、精度高,且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大的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施工方法。
一种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安装高精度重型轨道埋件的位置测量放线,然后依据测量放线位置开挖凹形长条基坑;
(2)在基坑的底壁和四周侧壁及基坑顶沿处分别安装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壁面,在基坑的底壁的混凝土内沿基坑长度方向且在基坑中间前后间隔预埋有钢板,在基坑的底壁混凝土内沿基坑长度方向且在基坑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预埋两排钢筋头;
(3)在每块钢板上安装一组支撑架,将每一组支撑架的第二副横顶杆与基坑底壁上的钢板连接,在每一组支撑架的主横顶杆的左侧壁端头和右侧壁端头分别沿水平方向安装左螺栓和右螺栓,然后在所述的基坑的纵横两个方向各自布置一台经纬仪,对轨道纵横方向的水平精度分别进行检测;每组支撑架包括两根沿竖直方向左右间隔设置的竖顶杆,在两根竖顶杆14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沿水平方向连接有所述的主横顶杆和第二副横顶杆,在所述的主横顶杆和第二副横顶杆之间的两根竖顶杆之间沿水平方向连接有第一副横顶杆;
(4)在所述的基坑的左侧始端安装第一节段轨道埋件,所述的第一节段轨道埋件包括支撑在基坑底壁上的底壁钢板和平行间隔设置在底壁钢板正上方的顶壁钢板,所述的底壁钢板与基坑的底壁上的钢筋头焊接相连,所述的顶壁钢板的前后两端各自支撑在邻近一组支撑架的主横顶杆的左侧顶壁上,所述的底壁钢板和顶壁钢板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道螺栓固定相连;
(5)重复所述的步骤(4)在所述的基坑的右侧始端安装与所述的第一节段轨道埋件结构相同的第二节段轨道埋件,所述的第二节段轨道埋件与第一节段轨道埋件以支撑架的左右对称面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
(6)调整安装精度,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