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鱼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857.7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解旭东;孙爱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金山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32107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喂养 鱼浆 饲料喂养 分阶段 池塘 捕捞 模拟自然 生长环境 水质环境 商品鱼 鱼饲料 驯养 成活率 体质 水域 饲料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鱼的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野生铜鱼进行捕捞在池塘中进行驯养,池塘的水温为6‑35℃,密度为3‑7条/立方米;B、采用鱼浆和肉食性鱼饲料作为食物进行分阶段喂养,第一阶段采用80%的鱼浆,2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二阶段采用50%的鱼浆,5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三阶段采用20%的鱼浆,80%的喂养二周;C、经过三个阶段的喂养之后采用100%的饲料进行喂养至商品鱼即可。采用上述方法后,将捕捞的野生铜鱼采用特有的水质环境进行喂养,使其模拟自然水域的生长环境,适应了铜鱼的特殊体质,另外,特别是通过合理的分阶段喂养手段,使其逐步适应饲料喂养,不但节省了喂养成本,而且提高了喂养的成活率,最终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业生产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铜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铜鱼是长江流域的重要鱼类,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欢,必然的其需求量也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其繁衍速度过慢,产量逐渐下降,因此如何能够获得该类鱼种作为佳肴是人们所期望的,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将其进行人工养殖的方式来增大需求量,但是由于其体质的特殊难以进行人工养殖,即便是进行了人工养殖,其成活率也很低,大约只有2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养殖成活率,从而获得高产量的铜鱼的养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野生铜鱼进行捕捞,将捕捞的铜鱼在池塘中进行驯养,池塘的水温为6-35℃,密度为3-7条/立方米;
B、采用鱼浆和肉食性鱼饲料作为食物进行分阶段喂养,第一阶段采用80%的鱼浆,2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二阶段采用50%的鱼浆,5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三阶段采用20%的鱼浆,80%的喂养二周;
C、经过三个阶段的喂养之后采用100%的饲料进行喂养至商品鱼即可。
所述步骤A中水的Ph值为7.5-8.5。
所述步骤A中水的流速在1-2m/分钟。
所述步骤A中溶氧3-7mg/L。
所述步骤A中水质要求为氨氮值0.4mg/L以下,亚硝酸盐0.3mg/L以下。
所述步骤B中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50%。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将捕捞的野生铜鱼采用特有的水质环境进行喂养,使其模拟自然水域的生长环境,适应了铜鱼的特殊体质,另外,特别是通过合理的分阶段喂养手段,使其逐步适应饲料喂养,不但节省了喂养成本,而且提高了喂养的成活率,最终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铜鱼的养殖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长江中下游3月份,对野生铜鱼进行捕捞,将捕捞的铜鱼在池塘中进行驯养,池塘的水温为6℃,水质要求为氨氮值0.2mg/L,亚硝酸盐0.1mg/L,溶氧3mg/L,Ph值为7.5,密度为3条/立方米,水的流速在1m/分钟;
B、采用鱼浆和肉食性鱼饲料作为食物进行分阶段喂养,第一阶段采用80%的鱼浆,2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二阶段采用50%的鱼浆,50%的饲料喂养一周,第三阶段采用20%的鱼浆,80%的喂养二周,其中,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
C、经过三个阶段的喂养之后采用100%的饲料进行喂养至商品鱼即可。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金山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金山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蛋鸡养殖场的鸡蛋自动出笼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斑马鱼受精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