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检测卷烟分段吸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5584.8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游敏;张明建;王乐;邓楠;张柯;鲁端峰;朱文魁;堵劲松;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姜振东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检测 卷烟 分段 方法 | ||
一种无损检测卷烟分段吸阻的方法,属于卷烟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是利用卷烟烟支气流流过时所形成的流量守恒和“拟串联”的基本特点,在卷烟吸阻测量方法基础上,实现卷烟烟支各部分吸阻的测量,且在不对卷烟滤嘴段和烟支段进行机械分离情况下,分别独立获得滤嘴段和烟支段的封闭吸阻数据,依据卷烟吸阻形成的理论基础是流体通过卷烟形成的压降与流体流过卷烟流量成正比,两者的比值即为卷烟渗透阻(单位:Pa·s/ml),卷烟渗透阻是物性参数;确定整支滤嘴激光打孔卷烟的渗透阻由以下5个部分的渗透阻形成,进而计算出卷烟各部分的分段吸阻。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用以满足为卷烟产品质量追溯、产品设计及工艺优化提供基础支撑的实际工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检测卷烟分段吸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卷烟吸阻是卷烟产品物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大小对卷烟产品感官质量及抽吸难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卷烟烟支吸阻的测量通常采用GB/T 22838.5-2009《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_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能够实现对卷烟吸阻测量的全自动化操作与控制,上述方法实现了卷烟开放吸阻与封闭吸阻的测量。通过该卷烟吸阻的测量,可以了解卷烟质量和卷烟加工制造水平,卷烟吸阻的形成主要有六个部分:烟丝填充部分(卷烟纸包裹)、卷烟纸部分、烟丝填充(接装纸包裹)、通风滤嘴前端(嘴端)部分(滤嘴通风口为界)、通风滤嘴后端(远嘴端)部分(滤嘴通风孔为界)和滤嘴通风(打孔技术或通风透气技术)等,简单分解主要是滤嘴段、烟支段、卷烟纸和滤嘴通风四个部分,通过GB/T 22838.5-2009标准方法获知的卷烟吸阻是整体性的,如果测得的卷烟吸阻不稳定,无法通过整体性吸阻的波动程度快速获知卷烟烟支各个部分吸阻稳定性的程度,如果希望获知滤嘴段、烟支段、卷烟纸和滤嘴通风等四个部分,尤其是滤嘴段和烟支段吸阻的稳定性(因为两个部分的加工工艺是完全不同的)性质,需要将卷烟切割成两段进行分别测量,这种方法不仅测量周期长、费时费力,更会带来测试的误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24409A)描述了一种卷烟烟支分段吸阻的测量方法(也为本案申请人前期申请),该测量方法基于线性网络模型获知形成吸阻六个部分在滤嘴搭配条件下的吸阻测试方法。但在实现时,由于假设了卷烟纸与烟丝段是并联关系(该关系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使用),检测时,易出现某段吸阻呈现负值的情况。基于此,需要新的方法来开展测试分段吸阻的工作。
卷烟各部分吸阻大小的测量,尤其是滤嘴段和烟支段两部分,是实现卷烟吸阻稳定性的质量追溯(对两个吸阻及吸阻稳定性成因)、产品设计(如何吸阻设计进行调控)及制丝和卷接工艺加工过程参数优化(如何获得更稳定的卷烟吸阻等)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文献中未涉及的方法和专利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卷烟烟支气流流过时所形成的流量守恒和“拟串联”的基本特点,发明一种无损检测卷烟分段吸阻的方法,是在卷烟吸阻测量方法基础上,实现卷烟烟支各部分吸阻的测量,尤其是在不对卷烟滤嘴段和烟支段进行机械分离情况下,分别独立获得滤嘴段和烟支段的封闭吸阻数据,用以满足为卷烟产品质量追溯、产品设计及工艺优化提供基础支撑的实际工程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损检测卷烟分段吸阻的方法,依据卷烟吸阻形成的理论基础是流体通过多孔介质形成的压降(Pa)与流体流过多孔介质(卷烟)流量(单位:ml/s)成正比,两者的比值即为多孔介质(卷烟)渗透阻(单位:Pa·s/ml),多孔介质(卷烟)渗透阻是物性参数,确定具有滤嘴激光打孔的卷烟烟支渗透阻主要是由以下5个部分的渗透阻形成的:
第1部分:包括卷烟烟丝段(有烟丝填充的部分)的渗透阻(即为卷烟纸包覆的烟丝段渗透阻μ1+接装纸包覆的烟丝段渗透阻μ3),
第2部分:从卷烟纸段进入烟丝段的渗透阻(记为μ2),
第3部分:气流通过滤嘴前段(以激光打孔的孔线为分界)的渗透阻(记为μ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5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