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煮饭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6382.5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3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御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接收模块 单片机 远程控制设备 便携式智能 时间继电器 温度传感器 智能煮饭机 电性连接 顶端铰接 绝热隔层 开盖按钮 热量流失 实时显示 吸附除杂 智能控制 储水器 电磁阀 热损耗 外侧壁 吸附层 智能化 煮饭机 体型 侧板 机盖 铰接 卡孔 提手 显屏 米饭 烹饪 保温 美观 清水 水质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煮饭机,包括机体和外壳,所述机体的顶端铰接有机盖,所述机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开盖按钮和提手,所述外壳的外侧铰接有侧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模块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该发明装置体型小巧美观大方,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数显屏,可实时显示机体内温度,通过设置有绝热隔层,便于机体内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减少热损耗,通过设置有吸附层,可有助于对储水器内的清水进行吸附除杂,优化水质,通过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和单片机,可便于用户远程控制设备,提高智能化程度,通过设置有时间继电器和电磁阀,可根据用户口感,智能控制下水量,可烹饪出不同硬度的米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电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煮饭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电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煮饭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及日常生活的便捷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们工作的加班加点后回到家中,仍需自己亲手淘米煮饭,这往往会浪费时间,导致部分年轻人放弃亲手做饭而依赖外卖,现如今的智能煮饭机可远程控制工作,但一般的煮饭机需提前添加好米和水,而长时间浸泡过的米会严重影响米饭的口感和营养,且现如今的煮饭机无法根据喜好来调节米饭的硬度,整体功能单一,结构也比较单一,缺陷于圆柱形的外形,美观程度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煮饭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智能煮饭机,包括机体和外壳,所述机体的顶端铰接有机盖,所述机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开盖按钮和提手,所述机盖的顶端一侧开有排气孔,所述机体的侧壁顶端内嵌有数显屏,所述机体外侧壁栓接有储水器,所述储水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机体的内侧壁顶部栓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体的内部底端卡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外壳卡接于机体的底端,所述外壳的外侧铰接有侧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底端设置有插孔,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顶端卡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盘,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中部焊接有单片机,所述电路板的表面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和时间继电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加热器和时间继电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接收模块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采用的是柱形空心结构,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采用的是304不锈钢材质,所述内胆与机体的夹缝处设置有绝热隔层,所述内胆的高度为五分之二机体的高度,绝热隔层可良好地隔绝热量,避免热量流失,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器采用的是弧形长方体结构,所述储水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附层,所述储水器的顶端套接有引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采用的是折叠伸缩结构,所述引水管采用的是PVC材质,所述引水管的顶端套接有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采用的是电镀塑料材质,所述外壳的厚度为2-4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端为圆角长方形结构,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座垫。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的底端为波纹形防滑结构,所述座垫采用的是氯丁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WRM-101,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绝热隔层的间距为1-2cm。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管为L形结构,所述下水管的一端贯穿机体的外侧壁向内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御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御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6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