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6541.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品章;王占庭;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瑞高科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7/62 | 分类号: | C09D7/62;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剂 改性水性涂料 制备 浸泡 丙烯酸 金红石二氧化钛 十二羟基硬脂酸 过氧化月桂酰 环境温度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 制备技术领域 涂料分散剂 二氧化钛 分散性好 高温过程 聚乙烯醇 纳米改性 氢氧化钠 升温反应 水性涂料 反应釜 偶联剂 锐钛型 氧化镁 出料 | ||
本发明属于涂料分散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分散剂是以锐钛型及金红石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制得纳米改性二氧化钛,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与偶联剂混合,再加丙烯酸浸泡,静置后倒入反应釜中,加入氧化镁、过氧化月桂酰和水升温反应,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加入十二羟基硬脂酸和聚乙烯醇搅拌,降温后出料再调节pH值制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步骤简单,整个过程无高温过程,安全性高,制得的水性涂料分散剂分散性好,耐环境温度变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分散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涂料的组成部分中,有成膜物质,溶剂(水)、顔填料及助剂,其中涂料助剂占涂料组成部分中比重是最小的,但是它也是涂料产品中很重要的组成材料,对提高和改善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常见的涂料助剂有分散剂、流平剂、乳化剂、防腐剂、润湿剂、成膜助剂、消泡剂、增稠剂、多功能助剂等等。分散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涂料助剂,是一种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它具有很高的抗絮凝能力。在固体涂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加入分散剂的作用就是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效应、起泡倾向和润湿作用使涂料在高固形物含量下具有较低的粘度,从而保障涂料具有好的流变性。目前制备涂料分散剂的方法,大多是在较高的起始温度下,以次磷酸盐、异丙醇或亚硫酸氢钠等作为分子量调节剂进行聚合,以分批次或滴加单体与引发剂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均匀性。这些方法制备过程复杂,反应时间长,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环保安全性差,产品性能不稳定。
公告号为CN105295498B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炉渣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虽然获得了稳定的产品性能,但是由于添加的介质转炉渣本身的质地缺陷,导致该分散剂分散性能不佳、耐环境温度变化能力差等缺点,而且转炉渣颗粒物的制备过程复杂,温度要求高,并没有解决分散剂制备过程中能耗高的缺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水性涂料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质量比为3:1的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混合相纳米二氧化钛50g、质量百分浓度为4.5~5%的钛酸酯偶联剂20ml、无水乙醇300ml、去离子水40ml混合,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后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完成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并自然风干得到纳米改性二氧化钛;
2)将上述所得的纳米改性二氧化钛放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5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纳米改性二氧化钛,搅拌10~15min后过滤,将所得的过滤物与钛酸酯偶联剂按固液比2:1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丙烯酸浸泡混合物,在温度为35~40℃下,静置1~2h后,将其倒入50L反应釜中;
3)向上述反应釜中分别加入40~60g氧化镁、110~150g过氧化月桂酰和1~2L的水,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加压至1.2~2.0MPa,以8~10℃/min的速度升温至100~120℃,然后保持温度3~5h,在此过程中保持转速为400~600r/min;
4)待上述保温结束后,降压至标准大气压,温度降为70~80℃时,使用质量分数为60%的氢氧化钠调节其pH为7.5~8.0,再加入60~100g十二羟基硬脂酸,搅拌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瑞高科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瑞高科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6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