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灶用炉头座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6947.X | 申请日: | 201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添;胡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伟添;胡宇晓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4C3/08;F24C3/10;F24C3/12;C03C3/089;C03B1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器 出气端 出气室 出气槽 炉头座 外环引射管 中心引射管 燃气灶用 点火针安装孔 热电偶安装孔 玻璃材质 二次空气 燃气燃烧 燃烧效率 耐腐蚀 耐高温 耐氧化 玻璃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用炉头座,包括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中心出气室、外环出气槽以及设置在中心出气室两侧的点火针安装孔和热电偶安装孔,所述中心引射管的出气端与第一射流器的入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射流器的出气端连接至中心出气室,所述第一射流器与中心出气室相连通,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出气端与第二射流器的入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射流器的出气端连接至外环出气槽,所述第二射流器与外环出气槽相连通,所述炉头座所有组成部分的材料均选用耐高温的玻璃;本发明设置了第一射流器和第二射流器,第一射流器和第二射流器具有二次空气补充的作用,燃气燃烧更彻底,燃烧效率更高;玻璃材质耐腐蚀、耐氧化,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是一种燃气灶用炉头座。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炉头座时燃气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炉头座为铸铁件、铸率件和铜制件,其存在气密性差,热负荷偏差等缺陷,其由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中心出气室、外环出气槽以及设置在中心出气室两侧的点火针安装孔和热电偶安装孔组成,其中中心引射管与中心出气室相连通,外环引射管和外环出气槽相连通。燃烧时,中心引射管将燃气及空气引进并从中心出气室喷出,外环射管将燃气及空气引进并从外环出气槽喷出,燃烧过程中只有一次空气补充,燃烧效率比较低,而且铸铁件易氧化、易腐蚀,长时间使用后造成易造成中心出气室与小火盖粘连,不易清理,清理后易造成中心出气室与小火盖的配合尺寸发生偏差,造成漏气漏火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用炉头座,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用炉头座,包括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中心出气室、外环出气槽以及设置在中心出气室两侧的点火针安装孔和热电偶安装孔,所述中心引射管的出气端与第一射流器的入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射流器的出气端连接至中心出气室,所述第一射流器与中心出气室相连通,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出气端与第二射流器的入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射流器的出气端连接至外环出气槽,所述第二射流器与外环出气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一吸气室上设置的第一吸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射流器的第二吸气室上设置的第二吸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炉头座所有组成部分的材料均选用耐高温的玻璃。
所述耐高温的玻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二氧化硅80-90、氧化锂1-2、硼砂30-40、氧化钙2-5、五氧化二磷1-2、三氧化二锑5-7、溶胶包覆氮化硼10-12。
所述的溶胶包覆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0-17重量份的氮化硼、2-3重量份的硬脂酸混合,在70-75℃下保温搅拌10-20分钟,加入到混合料重量64-8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常温,得氮化硼分散液;
(2)取3-5重量份的松香,加热软化,加入到其重量5-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100-130重量份的正硅酸乙酯,与上述氮化硼分散液混合,升高温度为90-95℃,保温搅拌1-2小时,降低温度为常温,搅拌3-4小时,抽滤,将滤饼水洗,真空70-80℃下干燥3-4小时,冷却至常温,即得所述溶胶包覆氮化硼。
所述耐高温的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氧化硅、氧化锂、硼砂、氧化钙、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锑、溶胶包覆氮化硼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窑炉中熔制得到高温玻璃液;熔制温度控制在1550-1650℃,熔制时间为80-10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伟添;胡宇晓,未经胡伟添;胡宇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6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