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倒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7670.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捷;陈永祥;杨华华;伍艺;王冬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9/12 | 分类号: | B23F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226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砂轮 倒棱 加工 磨削 蜗轮蜗杆 预加工 齿棱 蜗轮蜗杆啮合 齿轮齿距 齿轮加工 齿面磨削 倒棱加工 绿色制造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运动形式 运动原理 磨削轮 双齿形 钳工 齿距 倒角 轮齿 粉尘 合格率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齿轮倒棱方法,包括:对砂轮预加工,以形成用于完成轮齿磨削的第一加工夹角和用于完成齿棱磨削的第二加工夹角;所述砂轮与待加工齿轮形成蜗轮蜗杆啮合运动,以完成对所述待加工齿轮加工。本发明通过将砂轮预加工设置为全新的双齿形角磨削轮,砂轮齿距与待加工齿轮齿距相同,并通过与待加工齿轮形成蜗轮蜗杆运动形式,合理利用蜗轮蜗杆运动原理,对待加工齿轮同时进行齿面磨削以及齿棱倒角磨削,提高了齿轮倒棱合格率与稳定性;减少了齿轮倒棱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实现了绿色制造,减少了钳工倒棱工序,减少了工人的粉尘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倒棱方法。
背景技术
小模数齿轮大批大量生产中,在高精度齿轮行业,必须对齿轮轮齿两端的齿廓及轮齿齿面与齿顶之间的齿棱进行倒角,目的是避免装配及运转中的干涉现象发生,提高齿轮运行精度,降低噪音、振动发。
现有齿棱倒角(简称倒棱)工艺方法有,钳工倒棱,滚齿倒棱,专用机床倒棱、机器人倒棱。现有齿棱倒棱技术,使用最广的是钳工倒棱,其次是专用机床倒棱,再次的是机器人倒棱,最差的是滚齿倒棱。目前还未有在磨齿机上实现磨齿时直接倒棱的工艺方法。
现有轮齿齿棱倒棱技术中,钳工倒棱,工作量大,重复操作,齿轮一周内倒棱遗漏或重复时有发生,表面粗糙度差,不足Ra1.6,钳工倒棱难以满足齿轮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差,合格率低下,一般不足30%,另外,钳工倒棱用的砂轮加工时粉末大,对人体伤害大;滚齿倒棱,因其工作原理关系,其倒棱在齿轮轴心线方向,呈现为波浪状,很少被采用;专用机床倒棱投入大适用范围窄要求批量大;机器人倒棱仅适用于较大模数齿轮倒棱生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倒棱效率高、合格率高的倒棱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倒棱方法,倒棱效率高,同时倒棱合格率高,保证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疲劳程度以及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倒棱方法,包括:
对砂轮预加工,以形成用于完成轮齿磨削的第一加工夹角和用于完成齿棱磨削的第二加工夹角;
所述砂轮与待加工齿轮形成蜗轮蜗杆啮合运动,以完成对所述待加工齿轮加工。
优选地,所述对砂轮预加工的过程,还包括:
通过修整轮的第一修整面对所述砂轮加工,以形成所述第一加工夹角;
通过所述修整轮的第二修整面对所述砂轮加工,以形成所述第二加工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夹角为第一修整面与基准线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工夹角为所述第二修整面与基准面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修整轮沿所述砂轮的轴心线运动,以形成螺纹式加工轨迹。
优选地,所述螺纹式加工轨迹的螺距与待加工齿轮的齿距相同,以使所述砂轮加工成为双齿形角砂轮。
一种修整轮,包括盘状轮体、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一修整部和设置在所述轮体上的第二修整部,以在所述轮体旋转切削砂轮时,所述第一修整部和所述第二修整部在所述砂轮上形成双齿形结构砂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修整部的修整面与基准线的夹角为第一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修整部的修整面与基准面的夹角为第二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修整部与所述第一修整部相接,且所述第二修整部位于所述轮体外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7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用C型钢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滚齿机的送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