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及其分离筛选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310.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邓仁健;金昌盛;唐智娥;黄中杰;侯保林;任伯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02;B09C1/10;C02F3/34;C12R1/645;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11199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锑胶红 酵母菌 djhn070401 及其 分离 筛选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及其分离筛选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DJHN0704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18212,保藏日期:2018年4月18日。本发明的菌株是从湖南锡矿山北矿冶炼厂附近农用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本发明的胶红酵母DJHN070401菌株对水体中锑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且吸附速度快,对环境友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对微生物吸附除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胶红酵母菌,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及其分离筛选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锑(Sb)是与砷同一主族的类金属元素,因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及全球迁移性等特点被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天然水体则是大部分锑污染物的环境归宿和汇集库。因此,如何让含锑废水在排放前达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科学任务。国内外传统的含锑废水处理技术有化学混凝沉淀、电化学沉淀、化学氧化还原、离子交换、膜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操作复杂、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提高处理效益,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目前,吸附法是处理水体锑污染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寻找高效廉价环保的吸附材料亦成为了研究热点。经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也是有潜在价值的微生物吸附技术。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锑污染,关键是获得具有高度耐锑能力的菌株,但有关耐锑微生物的筛选、鉴定方法较少,相关技术仍然薄弱。
基于上述理由,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的分离筛选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的应用,可用于含锑土壤或废水的处理。
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其分类命名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DJHN0704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编号是:CCTCCNO:M2018212,保藏日期:2018年4月18日;所述的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的18S r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ITS基因序列如SEQ IDNo.3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是从湖南锡矿山北矿冶炼厂附近农用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具体是经平板抗性筛选获得。
本发明上述所述的高耐锑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DJHN070401还具有如下性质:
1、微生物学特征
本发明的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为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单菌落呈粉红色,直径3~4mm,隆起,表面光滑,菌苔粘稠,显微镜观察,美兰染色结果为椭球型、出芽生殖,菌落形态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上述所述的高耐锑胶红酵母菌DJHN070401的分离筛选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