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接软包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392.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咸龙;王永;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 | 分类号: | H01M50/10;H01M50/1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接软包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电池模组本体、罩壳、负极侧板、正极侧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电池模组本体是由多个竖向堆叠设置的电池模块组成,多个电池模块采用包胶带绑扎固定为整体式结构的电池模组本体,负极侧板和正极侧板分别罩设于电池模组本体的两端,左侧端板连接于负极侧板的外侧,右侧端板连接于正极侧板的外侧,罩壳封盖电池模组本体的上端面和前、后端面。本发明采用罩壳、负极侧板、正极侧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对电池模组本体进行封盖保护,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一体化的连接结构,且连接方式简单、快速,且连接后的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组领域,具体是一种粘接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传统燃油车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而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低噪音的新能源电动车正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提升,新能源车在整车市场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但同时电池的能量密度不高,电池系统的成组效率底,导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短,不能适应连续长里程的使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能源车的推广和使用。为了解除这个问题,电池模组开始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然而就电池模组本身而言,尚且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如何对电池模块进行组装生成符合工作标准的电池模组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接软包电池模组,其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合格率,加强对电池模组的保护,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粘接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电池模组本体、罩壳、负极侧板、正极侧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和底板,所述的电池模组本体是由多个竖向堆叠设置的电池模块组成,所述的多个电池模块采用包胶带绑扎固定为整体式结构的电池模组本体;
所述的罩壳为U形板状结构,罩壳两竖直部分的内侧面上且邻近罩壳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凸条,罩壳罩设于电池模组本体上,罩壳的水平部分封盖电池模组本体的上端面,罩壳的两竖直部分分别封盖电池模组本体的前、后端面,电池模组本体的两端分别与罩壳上的限位凸条接触限位;
所述的正极侧板和负极侧板均包括有上侧板、下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外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水平设置,前侧板、后侧板和外侧板均竖直连接于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且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平行,外侧板垂直连接于前、后侧板之间,前侧板和后侧板均为台阶板结构,台阶板结构包括有内板、设置于内板内侧的外板和连接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台阶过渡板,所述的内板和台阶过渡板连接形成阴角,所述的下侧板的上端面上且位于对应外侧板的内侧处均设置有一排底板卡槽,所述的正极侧板和负极侧板分别罩设于电池模组本体的两端,正极侧板的外侧板和负极侧板的外侧板分别平行相对于电池模组本体的左右侧面;
所述的正极侧板和负极侧板均是由上部和下部连接而成,上部是由上侧板、前侧板的上部、后侧板的上部和外侧板的上部连接而成,下部是由下侧板、前侧板的下部、后侧板的下部和外侧板的下部连接而成,所述的前侧板的上部和后侧板的上部均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前侧板下部的外侧面上、后侧板下部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与凸出的卡块,所述的前侧板上部设置有卡口的部分位于前侧板下部设置有卡块部分的外侧,所述的前侧板上部的卡口与前侧板下部的卡块卡合连接,所述的后侧板上部设置有卡口的部分位于后侧板下部设置有卡块部分的外侧,所述的后侧板上部的卡口与后侧板下部的卡块卡合连接,且外侧板上部位于外侧板下部的外侧;
所述的左侧端板和右侧端板均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封板和连接于封板内端面上的卡柱,所述的左侧端板位于正极侧板的外侧且左侧端板的两个卡柱分别卡入到正极侧板中前侧板的阴角和后侧板的阴角内,所述的右侧端板位于负极侧板的外侧且右侧端板的两个卡柱分别卡入到负极侧板中前侧板的阴角和后侧板的阴角内;
所述的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凸块,电池模组本体的底端粘接于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正极侧板上的底板卡槽与底板一端的多个凸块连接卡合,所述的负极侧板上的底板卡槽与底板另一端的多个凸块连接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