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模锻机用X射线探伤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8550.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范煜;程玉成;严建文;王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隔热板 检测装置 液态模锻 机用 电机 垂直设置 降温处理 排风装置 喷淋机构 喷水降温 水平设置 显示装置 箱体内壁 箱体内部 放置盘 烘干室 输出轴 探伤 底端 顶面 探测 穿过 散发 排放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模锻机用X射线探伤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箱体内部且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两块隔热板,两块隔热板均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隔热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箱体的顶面固定连接,两块所述隔热板之间形成烘干室,所述箱体的底端中央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且固定连接放置盘,本发明通过设置喷淋机构能够对压铸工件进行喷水降温,通过设置排风装置能够将压铸工件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排放,通过设置X光发生器和显示装置能够对压铸工件的内部进行探测,本发明既能够对压铸工件进行探伤,又能够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对压铸工件的检测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锻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液态模锻机用X射线探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
液态模锻技术是一种既具有铸造特点,又类似模锻的金属成形工艺,它是将一定量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入模具型腔中,在持续机械静压力作用下凝固成形。液态模锻技术可以消除因凝固收缩形成的缩孔,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组织致密的高强度零部件。液态模锻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装备、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等领域。
随着液态模锻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高性能液态模锻工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液态模锻设备在生产零件的过程中,由于对零件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内部容易发生缺陷,但是从外表往往难以观察出零件的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探伤装置,来对液态模锻装置生产出的零件的内部进行检测和探伤,以区分成品和次品,提高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模锻机用X射线探伤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模锻机用X射线探伤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箱体内部且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两块隔热板,两块隔热板均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隔热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箱体的顶面固定连接,两块所述隔热板之间形成烘干室,所述箱体的底端中央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且固定连接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底端固定连接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箱体的顶中央固定设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固定连接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穿过箱体并置于箱体的内部,所述输送管位于箱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负压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数个排水管,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排风装置,所述烘干室一侧的隔热板与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设有X光发生器,所述烘干室另一侧的隔热板与箱体之间设有X光接收板,所述X光接收板与隔热板平行设置,且所述X光接收板的两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X光接收板远离隔热板一侧的箱体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四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X光接收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设有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筒,所述排风筒内固定设有小型马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型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风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开设有送料口与烘干室相连通,送料口上设有铰接的密封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板上设有密布的进气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喷淋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主水管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喷淋管与主水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