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871.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欢;凌启淡;杨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C09K11/7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室温 磷光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它是由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组成,分子式为:[R(CH2)mNH3]n[R′(CH2)mNH3]2-nPbX4,其中1≤m≤6,1 n2;R为苯基,R′为N-取代的萘酰亚胺;X为Cl或Br。
2.一种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苯烷基卤化胺盐和含有萘酰亚胺的烷基卤化胺盐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再加卤化铅,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通过流延或旋涂方法在玻璃片上,干燥后得到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薄膜的分子式为:[R(CH2)mNH3]n[R′(CH2)mNH3]2-nPbX4,其中1≤m≤6,1 n2;R为苯基,R′为N-取代的萘酰亚胺;X为Cl或B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化胺盐和卤化铅的卤同为溴或氯。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化胺盐和卤化铅,其摩尔比为2:1。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烷基卤化胺盐占薄膜中总的胺盐的摩尔分数为50~99%。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室温磷光的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干燥温度为95~110℃,干燥时间为10~1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8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