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9800.6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勤夫;周丽华;宋颖;应盛荣;徐国群;方晓汾;王笑笑;雷望;单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求是科技联合会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陈小莲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水 燃烧 湿法 氧化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氧装置、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产生装置和燃烧及氧化反应装置;
所述燃烧及氧化反应装置包括无焰燃烧塔和湿法氧化槽;
所述无焰燃烧塔上部设有有机废水连接口,中部设有废油连接口,下部设有载有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的氧气连接口;
所述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发生装置通过上游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供氧装置相连,通过下游第二输送管道与所述燃烧及氧化反应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产生装置包括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发生器和螺管线圈,所述螺管线圈绕在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发生器的外壁,所述螺管线圈通有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发生器的内壁为多级串联的球-颈型结构,外壁呈直管结构,所述多级串联的球-颈型结构内部衬有镍-63金属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镍-63金属薄膜接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水连接口处、载有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的氧气连接口处和废油连接口处分别设有有机废水雾化喷头、纯氧气流喷头和废油雾化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水雾化喷头和废油雾化喷头前的输送管道为球-颈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焰燃烧塔顶部接有轴流压缩机,所述轴流压缩机另一端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湿法氧化槽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焰燃烧塔底部出口处接有排水检测储槽,所述排水检测储槽有两个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湿法氧化槽相连,第二出水口作为合规合格排放口。
9.一种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和湿法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废水和废油通过雾化喷头注入无焰燃烧塔;
(2)氧气在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发生器中与低能电子结合成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注入到无焰燃烧塔;
(3)所述有机废水、废油和载有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的氧气在无焰燃烧塔内发生无焰燃烧反应;
(4)上述无焰燃烧反应产生的富氧燃气输送到湿法氧化反应槽内;
(5)上述无焰燃烧反应产生的贫COD液体降落到塔底,通过排水检测系统检验,检验合格的液体排放到自然界中,检验不合格的液体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湿法氧化反应槽内,与上述的含有负氧分子离子自由基的富氧燃气发生湿法氧化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废水无焰燃烧及湿法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氧化反应槽内的待处理有机废水的来源包括无焰燃烧塔底出口排出的尚未达标的低浓度有机废水,其它工业园区集约化运过来的低浓度有机废水,或者其它生物发酵法有机废水处理工场集约化运过来的贫BOD有机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求是科技联合会,未经衢州市求是科技联合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8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欧冶炉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