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蓝光复合灯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9920.6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马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驰马灯饰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5/26;F21V3/04;F21V3/1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复合 灯罩 | ||
1.一种防蓝光复合灯罩,包括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的顶面设置有防蓝光膜,所述防蓝光膜的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表示:25-35%丙烯酸含氟酯、40-45%纳米硅溶胶、5-10%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8-10%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15%聚二甲基聚硅氧烷复合物,所述防蓝光膜包括贴合面和防蓝光面,所述贴合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贴合面贴合于所述透光板,所述防蓝光面的表面形态为准周期性的纳米锥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复合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溶胶的粒径为1-5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复合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锥阵列中每个纳米锥底部直径为100nm-150nm,锥角为20°-30°,长径比为15-25,尖部曲率半径低于4nm,纳米锥密度为109cm-2-107cm-2。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复合灯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通过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铜基板的一个板面上制备与所述纳米锥阵列完全一样的纳米锥阵列,将质量浓度为1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氯苯溶液均匀地涂布于所述板面,随后将所述铜基板置于真空环境中加热至200℃,保温4小时,取出自然冷却,所述板面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层,将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层脱离所述铜基板,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层与所述铜基板的接触面形成与所述纳米锥阵列对应的凹陷,即制得模板;
2)室温下,搅拌机保持150r/min低速搅拌状态,将所述丙烯酸含氟酯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3-5分钟,然后依次加入丁酮和甲基异丁酮,所述丙烯酸含氟酯、丁酮和甲基异丁酮的用量比例为1:1-1.5:1-1.5,搅拌10-15分钟,再依次加入所述纳米硅溶胶、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聚二甲基聚硅氧烷复合物,搅拌30-35分钟,接下来将搅拌速度调整为1000r/min,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静置消泡1小时,即制得液态印压材料;
3)根据透光板的大小,取适量所述液态印压材料均匀覆盖所述透光板的顶面,70-80℃干燥0.5-1分钟,然后115-120℃干燥0.5-1分钟;
4)将所述模板带有凹陷的一面压附在所述液态印压材料上方,确保所述液态印压材料完全填充所述模板,使用光固化装置从所述透光板底面向顶面进行紫外线照射固化;
5)将所述模板向上抽拉,使所述模板脱离所述防蓝光膜,即制得所述防蓝光复合灯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驰马灯饰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驰马灯饰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9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功能板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光学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