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油茶小苗在苗圃地内培育穗条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80701.X 申请日: 2018-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884919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徐德兵;陈福;张林涛;闫争亮;贾代顺;郭晓春;廖永坚;刘倬志;宋顺超;袁其琼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663300 云南省文山壮族***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穗条 小苗 油茶 苗圃地 优良单株 培育 无性系 枝条 采穗 单株 主干 繁育 采集 采集穗条 反复循环 油茶植株 有效解决 植株 嫩枝 韭菜 苗木 生产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油茶小苗在苗圃地内培育穗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苗圃地内,培育特异单株、优良单株或待繁育品种的无性系小苗;对无性系小苗进行断顶采穗,通过穗条的采集促进断顶油茶小苗主干嫩枝的抽发,油茶植株从主干上抽发2~3条萌生枝条;对萌发的枝条进行第二次采穗,油茶苗木再次抽发5~6条枝条,进而培养出5~6条穗条。本发明利用油茶特异单株、优良单株或待繁育品种的穗条,在苗圃地内培育无性系小苗,然后采取割韭菜式的培育采集穗条,通过反复循环培育小苗和采穗,能在短期内实现穗条数量的几何倍增长,有效解决生产中优良单株、特异单株或优良品种个体数量有限,每年可采集植株的穗条数量有限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油茶小苗在苗圃地内培育穗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同时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已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油茶资源的分布、变异和遗传中心,全世界80%以上的油茶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区、市)。在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确保粮油安全的战略部署下,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国油茶林面积达400万hm2,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国油茶林基地面积将达到467.87万hm2。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全国现有油茶结果林分整体综合效益还比较低,低产林分占总林分的70%以上,因此良种选育工作备受大家关注。特别是,在生产中发现的一些特异优良单株不仅是低产林大树高干嫁接改良、优质苗木培育嫁接穗条的重要来源,也是油茶良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的优质基因源(俗称“母株”)。尽管优良、特异单株有着独特的优良特性和遗传基因,但由于单株树体枝条有限,在嫁接季节,每年每次采集的单株穗条数量不多,以致在生产中采用常规的育苗方式,很难实现种苗的快速扩繁,且推广应用面积十分有限;加之现有的油茶组培也因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苗木培育成本高、普通林农难于掌握等困难,生产中尚未应用于工厂化育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油茶小苗在苗圃地内培育穗条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油茶小苗在苗圃地内培育穗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苗圃地内,培育特异单株、优良单株或待繁育品种的无性系小苗;

S2,对无性系小苗进行断顶采穗,通过穗条的采集促进断顶油茶小苗主干嫩枝的抽发,油茶植株从主干上抽发2~3条萌生枝条,从而培养处出2~3条穗条;

S3,对萌发的枝条进行第二次采穗,去除了油茶主干抽发的2~3条枝条的顶端优势,油茶苗木能在主干和现有采穗枝条的基础上,再次抽发5~6条枝条,进而培养出5~6条穗条;

S4,不断重复上述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采穗次数的增多,苗木的主干会不断增粗,同时抽发枝条的数量和可采集穗条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在苗圃地内,采用割韭菜式的培育方式,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优质穗条。

进一步地,S1中,所述无性系小苗的培育过程通过:采集油茶特异单株、优良单株或待繁育品种的穗条,通过芽苗砧嫁接或扦插培育方式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无性系小苗的培育过程中,定期做好所述无性系小苗的浇水、施肥、除萌、除草或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培育的所述无性系小苗茁壮成长。

进一步地,S2中,根据春季、夏季嫁接或扦插的需要,对苗圃地内的幼苗进行断顶采穗,采穗长度应根据穗条的木质化程度决定,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

进一步地,每年可采集穗条2~3次,每次都能获得大量优质穗条,每根穗条能嫁接或扦插小苗2~4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