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遮光布和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0847.4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龙寿伦;李耀辉;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40;B32B7/12;B32B9/02;B32B9/04;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遮光 虚拟现实 设备 组件 | ||
1.一种复合遮光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针织层(111)和第二针织层(112);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由至少3%的氨纶和至少85%的牛奶丝或人棉构成,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的厚度为0.25mm~0.60mm;所述第二针织层(112)由至少3%的氨纶和至少85%的牛奶丝或人棉构成,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的厚度为0.25mm~0.60mm;所述第一针织层(111)与所述第二针织层(112)通过水性胶粘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的纹理与所述第二针织层(112)的纹理呈一定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由6%的氨纶和94%的牛奶丝构成,所述第二针织层(112)由6%的氨纶和94%的牛奶丝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织层(111)的纹理与所述第二针织层(112)的纹理呈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织层(111)与所述第二针织层(112)通过水性胶粘在一起的方式采用喷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的方式包括:均匀喷射的点状喷胶或间隔喷射的带状喷胶。
6.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遮光布构成的遮光件(78);
所述遮光件(78)包括顶面(73)、第一曲面(75)、第二曲面(76)和底面(74),所述顶面(73)与人体面部相接触的一侧为由中心向外延伸的非封闭弧形,所述底面(74)整体与所述顶面(73)整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位于所述顶面(73)两侧并均向靠近所述底面(74)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均分别与所述顶面(73)和所述底面(74)连接,使得所述顶面(73)、所述第一曲面(75)、所述第二曲面(76)和所述底面(74)围成封闭的中空区域,所述封闭的中空区域用于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让用户面部与封闭中空区域形成密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件(78)在垂直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V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1,所述延伸率β1的范围在1.05-1.2之间;
和/或,
所述遮光件(78)在平行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H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2,所述延伸率β2的范围在1.15-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织层(111)位于所述遮光件(78)的外层,所述第二针织层(112)位于所述遮光件(78)的内层,所述第一针织层(111)在垂直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V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11,所述第二针织层(112)在垂直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V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12,所述延伸率β11大于所述延伸率β12;
和/或,
所述第一针织层(111)在平行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H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21,所述第二针织层(112)在平行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方向H上的延伸率为延伸率β22,所述延伸率β21大于所述延伸率β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率β11在所述延伸率β12的1.05倍至1.2倍之间;所述延伸率β21在所述延伸率β22的1.05倍至1.2倍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8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