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2584.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智睿恒创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K7/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控制器 耦合 驱动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电动汽车的电控单元ECU在主电源接通时主动接收加速踏板位置信号、制动踏板位置信号、电机电流信号以及霍尔位置传感器提供的转子位置信号,进行计算分配;
步骤200、电控单元ECU将计算信号转化为PWM调节,决定两个电动轮装置的转矩分配,同时根据加速踏板位置信号、制动踏板位置、位移传感器、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信号模拟轮毂电机装置的运动状态,并驱动轮毂电机装置驱动轮毂电机转动;
步骤300、电动汽车的电控单元ECU计算后的信号传递至模式控制器,模式控制器将通过电信号控制轮毂电机装置中的能量辅助装置的工作,同时电控单元ECU通过CAN总线实时的接收能量辅助装置的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轮毂电机装置的控制采用三项6状态,两两导通,霍尔位置传感器实时将3路位置信号送入ECU控制器,ECU控制器通过CAP接口捕捉,并经过电控单元ECU计算得出6路PWM控制信号,在电控单元ECU中采用T13定时器作为PWM波的发生中断,周期为50μs,T12定时器定时启动A/D转换,周期为800μs,通用定时器T2/T3,完成前进、后退、停止操作的状态实时检查,周期为1μ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PWM的调制方式采用半桥调制方式,上桥臂常通或常断,下桥臂PWM斩波,同时轮毂电机装置采用电流闭环方式,对电动轮驱动装置的电磁转矩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电动轮驱动装置采用电流闭环方式,对电动轮驱动装置的电磁转矩进行控制,模式控制器中将辅助控制装置分为辅助制动模式和能量控制回收模式,辅助制动模式将根据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确定车身状况,并在高速制动时和斜坡制动时介入,其中蓄电池包括主驱动电池和副电池组,且所述副电池组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能量辅助装置。
5.一种电动汽车单控制器耦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电机装置和控制其工作的驱动控制系统,所述轮毂电机装置包括轮毂(1)、主轴(2)、后端盖(3)、转子(4)、定子(5)和定子支架(6),所述定子支架(6)包括轴套(601)、中撑盘(602)和绕线定子座(603),且所述轴套(601)、中撑盘(602)和绕线定子座(603)一体成型,且所述轴套(601)固定套装在主轴(2)上,所述绕线定子座(603)侧表面设置有铜圈环(7),且所述铜圈环(7)一侧表面安装有闭合铝框圈(8),所述后端盖(3)和轴套(601)之间的主轴(2)的轴身上套装有副定子座(9),且所述副定子座(9)通过轴承(10)套装在主轴(2)上,且所述轴承(10)的一侧设置有滑环(11),所述副定子座(9)相对于闭合铝框圈(8)的位置设置有副向绕组(12),所述副定子座(9)和中撑盘(602)之间设置有驱动控制单元(13),所述后端盖(3)内圈设置有内凹盘(14);
所述内凹盘(14)和后端盖(3)连接处并列设置有齿条环(15)和刹车盘(16),且所述刹车盘(16)位于齿条环(15)的外侧,所述主轴(2)延伸出内凹盘(14)的轴身上连接有配套盖(17),且所述主轴(2)的末端连接有电机轮内悬架(18),所述电机轮内悬架(18)底部的配套盖(17)上安装有能量辅助装置(19),所述主轴(2)的通过紧固件连接有角度钢架(20),所述能量辅助装置(19)通过齿轮啮合在齿条环(21)上;
所述能量辅助装置(19)包括功率电机(1901),所述功率电机(19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行星轮组(1902),其中行星轮组(1902)的太阳轮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1903)啮合在齿条环(15)上,所述行星轮组(1902)的一端安装有轴向减震架(1904),且太阳轮的输出轴通过单级扭振减震器(1906)安装在轴向减震架(190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智睿恒创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乐智睿恒创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25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