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及其安装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3688.3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林家辉;韩振启;鲍少华;吴毅;苏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建宝;李艳萍 |
地址: | 830094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梁 移动夹件 支架 紧固组件 竖直部 支撑架 支承件 进给 墙体 车床 调整支撑架 安装工程 常规工艺 平面桁架 受力体系 系统提供 固定件 人字形 方钢 制作 焊接 建设 | ||
1.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支承件(2)、移动夹件(3)、固定件(4)及进给紧固组件(5);
所述支撑架(1)由两个L形侧臂(11)和一个人字形平面桁架(12)构成;所述人字形平面桁架(12)由横杆(121)、立管(122)及两根斜支撑杆(123)焊接而成,立管(122)位于横杆(121)上方中部且与横杆(121)垂直,两根斜支撑杆(123)位于立管(122)两侧且拉结立管(122)与横杆(121)两侧,形成稳定的桁架支撑结构;所述两个L形侧臂(11)平行、对称分布于人字形平面桁架(12)两侧,L形侧臂竖直部(111)自由端垂直向下,L形侧臂水平部(112)自由端向后,中部与人字形平面桁架(12)的横杆(121)垂直焊接,使人字形平面桁架(12)整体垂直于两个L形侧臂水平部(112)构成的平面;所述两个L形侧臂水平部(112)自由端均匀设置3-5个贯穿的栓孔(6);
所述支承件(2)位于支撑架(1)上方,呈T字形,上部的T字头水平部分为承台(21);下部的竖直部分为插杆(22),插入安装到人字形平面桁架(12)的立管(122)中,形成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套管安装结构;
所述移动夹件(3)有两个,呈L形,移动夹件竖直部(31)自由端垂直向下,移动夹件水平部(32)为管状结构,自由端向后,套在L形侧臂水平部(112)外部形成可沿L形侧臂水平部(112)自由滑移的套管安装结构;与所述L形侧臂水平部(112)自由端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栓孔(6)相对应,移动夹件水平部(32)相应位置设置有2个贯穿的栓孔(6),通过固定件(4)与所述L形侧臂水平部(112)固定安装;所述移动夹件竖直部(31)设置有进给紧固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支承件(2)、移动夹件(3)均采用方钢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的插杆(22)均匀设置3-5个贯穿的栓孔(6),相应的,与插杆(22)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栓孔(6)相对应,人字形平面桁架(12)立管(122)相应位置设置2个贯穿的栓孔(6),通过固定件(4)与支承件(2)竖直部固定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紧固组件(5)由支撑调节垫脚(51)及进给机构(52)构成,所述支撑调节垫脚(51)与进给机构(52)顶触端可旋转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件水平部(32)和移动夹件竖直部(31)之间设置有移动夹件斜撑杆(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52)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为螺栓(41)螺母(42)组件或销栓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的承台(21)为水平槽状结构,承台(21)槽壁上对称设置2-3个贯穿的栓孔(6)。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8),所述支柱(8)呈倒T字形;下部为衔接部(81),为与承台(21)配合安装的倒置水平槽状结构;与承台(21)槽壁的贯穿栓孔(6)相对应,衔接部(81)槽壁上相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栓孔(6),通过固定件(4)与支承件(2)的承台(21)固定安装;中部的竖直部分为立柱(82);上部设置有吊环(83);衔接部(81)与立柱(82)、立柱(82)与吊环(83)均采用焊接。
10.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的安装使用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S1. 悬吊梁体系拼装:将前悬吊梁(B1)、中悬吊梁(B2)、后悬吊梁用钢丝绳和配重用施工电梯或塔吊吊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S2. 悬吊梁支架组装:选择平整的安装场地,将支承件(2)的插杆(22)插入到人字形平面桁架(12)的立管(122)内,根据障碍物的高度调整支承件(2)的高度,用固定件(4)固定;将移动夹件水平部(32)套在L形侧臂水平部(112)外部形成可沿L形侧臂水平部(112)自由滑移的套管安装结构,用固定件(4)固定;同法制作两套,分别作为前支架和后支架;
S3. 悬吊梁支架与悬吊梁连接:将前悬吊梁(B1)、后悬吊梁分别装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承台(21)内,用中悬吊梁(B2)连接,将支柱(8)安装在支架插杆(22)上,形成梁架组件;前支架和后支架间距离在场地的允许下,尽量调整至最大距离;
S4. 悬挂机构安装:检查确认上述各部件安装正确无误后,将悬挂机构安放在工作位置;配重均匀放置在后支架人字形平面桁架(12)的横杆(121)上,用钢丝绳捆绑好;
S5. 梁架组件与墙体固定:将梁架组件吊装到墙体(9)上方,调整支撑架(1)及移动夹件(3)使L形侧臂竖直部(111)及移动夹件竖直部(31)与墙体(9)前、后侧贴近,再进一步通过调节进给紧固组件(5)完成与墙体(9)的最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36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