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3928.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30;C08K13/02;C08K5/58;C08K3/34;C08K5/5425;C08K5/3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汽车电脑 抗老化 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 聚氯乙烯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二正辛基锡 氧化聚乙烯 滑石粉 防老化剂 热稳定剂 巯基丙酸 分散剂 填充剂 交联剂组成 热稳定性 使用寿命 重量份数 交联剂 老化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由聚氯乙烯、热稳定剂、防老化剂、分散剂、填充剂以及交联剂组成,所述热稳定剂为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所述防老化剂为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氯乙烯占78‑85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1‑6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3‑8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4‑9份,所述滑石粉占26‑34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7份。本发明具有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使用时,由于车外温度较高,而且车本身在开启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容易导致车内线束发生老化现象,减少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由聚氯乙烯、热稳定剂、防老化剂、分散剂、填充剂以及交联剂组成,所述热稳定剂为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所述防老化剂为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氯乙烯占78-85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1-6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3-8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4-9份,所述滑石粉占26-34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7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氯乙烯占78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1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3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4份,所述滑石粉占26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氯乙烯占80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2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4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5份,所述滑石粉占29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氯乙烯占81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4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6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7份,所述滑石粉占31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氯乙烯占83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5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7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8份,所述滑石粉占33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6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氯乙烯占85份,所述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占6份,所述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占8份,所述氧化聚乙烯占9份,所述滑石粉占37份,所述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占7份。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耐高温抗老化汽车电脑线,具有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3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