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及近场通信装置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4451.7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球;詹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12;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源 供应 系统 供电 装置 近场 通信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圈、参考线圈、供电驱动模块、辅助驱动模块、信号侦测模块及处理模块。供电驱动模块驱动供电线圈传送电源信号。辅助驱动模块在供电驱动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驱动参考线圈传送侦测信号,并驱动参考线圈传送数据请求信号。信号侦测模块在数据请求信号之后侦测参考线圈上对应数据请求信号的反射信号。处理模块在判断信号侦测模块侦测到为具有数据特征的反射信号时,使供电驱动模块继续处于不工作状态。本发明的供电装置借由判断智能卡的存在,以避免供电线圈传送电源信号损坏智能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式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及近场通信装置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中,是借由供电装置以驱动电路驱动供电线圈产生谐振后发送电磁能量,再通过受电装置的线圈接受供电线圈经谐振产生的电磁能量,以将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而进行电力传送。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卡可利用例如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技术进行沟通。然而,多数智能卡仅需接收微小电磁能量即可驱动。当智能卡接收到过大的电磁能量时,将导致芯片毁损。如使用者误将智能卡插入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的供电线圈上,且供电装置并未设置有侦测机制时,将容易在传送电源信号时破坏智能卡的芯片。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应用于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及其近场通信装置识别方法,以解决上述的缺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供电装置借由判断智能卡的存在,避免供电线圈传送电源信号损坏智能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感应式电源供应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圈、参考线圈、供电驱动模块、辅助驱动模块、信号侦测模块以及处理模块。供电驱动模块电性耦接于供电线圈,配置以驱动供电线圈以传送电源信号。辅助驱动模块电性耦接于参考线圈,配置以在供电驱动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在第一时间驱动参考线圈传送频率高于电源信号的侦测信号,并在第一时间后的第二时间驱动参考线圈传送数据请求信号。信号侦测模块电性耦接于参考线圈,配置以在传送数据请求信号的第二时间后的第三时间侦测参考线圈上对应数据请求信号的反射信号。处理模块判断信号侦测模块是否侦测到具有数据特征的反射信号,进一步在判断信号侦测模块侦测到具有数据特征的反射信号时,使供电驱动模块继续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在判断信号侦测模块侦测到具有数据特征的反射信号时,判断供电线圈的供电范围内存在智能卡。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不对反射信号进行译码。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侦测模块包含:数字模拟转换器以及比较器。数字模拟转换器配置以产生参考电压。比较器电性耦接于数字模拟转换器以及参考线圈,配置以接收参考电压以及相关于参考线圈的侦测电压,以侦测反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比较器配置以在第一时间根据侦测电压以及参考电压的第一比较结果,以回授机制控制数字模拟转换器以参考电压追踪并锁定波峰电压,且数字模拟转换器在第三时间以间距值微调参考电压,以使比较器根据侦测电压以及微调的参考电压的第二比较结果侦测反射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数字模拟转换器在第三时间以间距值向上微调参考电压,当第二比较结果包含侦测电压大于微调的参考电压的部分时,反射信号具有数据特征,且当第二比较结果不包含侦测电压大于微调的参考电压的部分时,反射信号不具有数据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数字模拟转换器在第三时间以间距值向下微调参考电压,当第二比较结果包含侦测电压小于微调的参考电压的部分时,反射信号具有数据特征,且当第二比较结果不包含侦测电压小于微调的参考电压的部分时,反射信号不具有数据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4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