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5047.1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卢楠;王启龙;魏样;孙婴婴;罗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兴泰七街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基质 空心菜 重金属 富集 受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修复 吸附 离子 联合 复合污染土壤 可交换态 稳定效果 物理状态 原位修复 植物生境 植物吸收 泥炭土 再利用 珍珠岩 重量份 土壤 酒渣 碳化 蛭石 谷物 废物 秸秆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共同作用,吸附、富集受污染土壤中的Pb和Cd离子,其中,有机基质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7~10份泥炭土、1~2份蛭石、1~2份珍珠岩、1~2份秸秆、1~2份碳化谷物、1~2份酒渣。本发明采用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吸附、富集受污染土壤中的Pb和Cd离子,添加有机基质不但能促进Pb和Cd转化为可交换态,促进植物吸收的有效性,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状态和植物生境,对土壤中的Pb和Cd等重金属具有显著的富集和转移效果,对于Pb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成本低、花费时间少、操作简单,修复率高,稳定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垦还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2014年4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数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Pb和Cd两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5%,居于重金属污染前列。
土壤重金属Pb、Cd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进入人畜体内后,往往对人畜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Pb中毒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产生危害,对免疫、骨骼系统和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Cd的过量摄入影响酶系统的活力,对人体肾、肺、肝、脑、骨骼和血液产生一系列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作用明显,引起贫血以及致癌、致畸等毒性作用,并能在人体内长期累积。也有研究表明,重金属离子Pb(II)和Cd(II)均能促进强致癌物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形成。由于受矿业类型、采矿及选矿工艺影响,矿区污染土地多存在重金属Pb、Cd复合污染,进而引发复杂的环境问题。
目前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上往往都存在某些局限。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土壤环境修复技术,但对于污染严重地区而言,植物通常处于极端生境,且土壤理化性质极差,从而造成传统的实验室试验成功的植物难以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定居并发挥其修复功能,因此很难应用到实际中,经济效果不显著、见效慢、修复效果不稳定,再加上受到气候、土壤环境的限制,使得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有限,从而在其应用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克服现有修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低、修复效果不稳定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吸附、富集受污染土壤中的Pb和Cd离子。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有机基质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7~10份泥炭土、1~2份蛭石、1~2份珍珠岩、1~2份秸秆、1~2份碳化谷物、1~2份酒渣。
具体的,所述的空心菜联合有机基质修复重金属Pb和Cd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有机基质加入受污染土壤中,然后将表层土壤翻耕,使有机基质与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周进行稳定化;
步骤二:平整步骤一中稳定后的土地,将土地整理成田块,在田块两侧起垄;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的田块上打造种植穴,每穴3颗空心菜种,穴播后覆土;
步骤四:在空心菜生长过程中监测空心菜生长状况,待空心菜生长3个月后,刈割空心菜地上部分,之后,每隔1~2月,刈割新长出的空心菜地上部分,待刈割3~4茬后,将空心菜连根拔起,晾干后烘干焚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5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