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6206.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韶;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莹;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装置 电泳胶 第二容器 第一容器 自动化 倾倒 简化操作过程 凝胶电泳技术 按压 底部边缘 科学意义 染色步骤 污染电泳 产业化 虹吸法 上端盖 晃动 内壁 排液 上盖 通孔 托起 外壁 密封 安全 | ||
1.一种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放置在第二容器内,第一容器的外壁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存有空隙,第一容器底部边缘设有多个通孔;第二容器上端盖有上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容器的底部与第二容器的底部相接触,除底部接触外,第一容器的外壁与第二容器的内壁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通孔沿着第一容器底部的边缘依次等距分布;
通孔的孔径为5±2mm;
通孔的间距为1~5cm;
第一容器的外壁到第二容器的内壁的间距为2±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容器的材质为塑料、陶瓷、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容器的材质为塑料、陶瓷、不锈钢和铁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电泳胶置于第一容器中,然后向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空隙中加入溶液,使溶液浸没电泳胶,换液时将第一容器从第二容器中提起,使电泳胶从溶液中分离,弃去第二容器中的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使用摇床时,摇床的转速为10~60r/min。
8.一种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加液装置、排液装置、加液管、排液管、供液容器、废液桶;第一容器放置在第二容器内,第一容器的外壁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存有空隙,第一容器底部边缘设有多个通孔,第二容器上端盖有上盖,上盖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加液管的一端通过上盖的一个通孔伸至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空隙内,加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供液容器,加液装置设置在加液管上;排液管的一端通过上盖的另一个通孔伸至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空隙内且伸至第二容器的底部,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废液桶,排液装置设置在排液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染色方法为银染法时,有六个加液装置,六根加液管,六个供液容器,上盖设有七个通孔,一根加液管的一端通过上盖的一个通孔伸至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空隙内,该根加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供液容器,一个加液装置设置在该根加液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液装置设有智能校准模块,从俯视方向上看,上盖的通孔落在第一容器外壁与第二容器内壁之间的空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2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