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流体量的测量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6960.3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P·普洛斯;M·梅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傲表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48 | 分类号: | G01D5/48;G01F1/667;G01P5/24;G01N9/24;G01N11/00;G01K1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剑桦 |
地址: | 德国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流体 测量 模块 | ||
1.一种用于确定流体量的测量模块,所述流体量与位于测量管(3)中或流过测量管(3)的流体的特性和/或它的流量相关,所述测量管(3)与测量模块(2)分开形成,其中,测量模块(2)包括基部本体(4)、控制装置(5)以及第一振荡换能器和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所述第一振荡换能器和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彼此间隔开一距离地固定在基部本体上或基部本体中,所述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能够由控制装置(5)控制,以便当测量模块(2)的接触面或相应接触面(9)直接或通过耦合层(16)而与测量管(3)的侧壁或相应侧壁(8)耦合时激励测量管(3)的侧壁或相应侧壁(8)的振荡,侧壁(8)的振荡激励流体的压缩振荡,所述压缩振荡能够通过流体传导至相应的另一振荡换能器(6、7、24、25、28),并在该处由控制装置(5)来记录,以便确定测量的量,所述流体量能够由控制装置(5)根据测量的量来确定,
其特征在于:基部本体(4)是振荡板(11)或包括振荡板,接触面(9)由振荡板(11)的第一侧面形成,第一振荡换能器和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布置在振荡板(11)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振荡板(11)具有布置在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之间的反射元件和/或衰减元件,由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耦合至振荡板(11)中的波能够通过所述反射元件和/或衰减元件而反射和/或散射和/或衰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振荡板(11)设置成使得通过振荡板(11)传导的波或通过振荡板(11)和侧壁(8)一起传导的波能够通过由控制装置(5)驱动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来激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基部本体(4)界定了封闭的内部空间(12),第一振荡换能器和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所述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通过用于振荡解耦的相应解耦元件(19)而固定在基部本体(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接触面(9)或侧壁(8)以及相应振荡换能器(6、7、24、25、28)之间的振荡板(11)和/或侧壁(8)和/或接触元件(21)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25、28)而在多个相互分离的激励部分中激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6、7、24)是平面形振荡换能器(6、7、24),所述平面形振荡换能器(6、7、24)布置成平行于接触面(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振荡换能器和/或第二振荡换能器(25、28)分别包括:振荡元件(26、29),所述振荡元件(26、29)能够由控制装置驱动,或者多个这些振荡元件(26、29);和振荡体(27、30),所述振荡体(27、30)的承载一个或多个振荡元件(26、29)的一个或多个侧面与接触面(9)成一角度。
9.一种用于确定流体量的测量装置,所述流体量与位于测量管(3)中或流过测量管(3)的流体的特性和/或它的流量相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测量模块(2),所述测量模块(2)的接触面或相应接触面(9)直接或通过耦合层(16)而与测量装置(1)的测量管(3)的侧壁或相应侧壁(8)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傲表计有限公司,未经代傲表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9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