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G8010的远程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7016.X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涓涓;黄家旭;张红梦;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逆变系统 客户指令 芯片 全桥逆变电路 数据处理模块 客户端模块 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 数据分析 正弦波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 输出 单相正弦 逆变系统 输出电压 远程关闭 远程开启 远程控制 查表 驱动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EG8010的远程光伏逆变系统,其包括:客户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电路、驱动电路、DC‑AC全桥逆变电路。每一个客户端模块用于输送多条客户指令。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客户指令进行数据分析。控制电路采用单相正弦交流产生芯片:EG8010芯片;EG8010芯片根据数据分析后的不同客户指令通过查表对应输出不同类型的SPWM波。驱动电路根据不同类型的SPWM波驱动DC‑AC全桥逆变电路产生不同频率或不同电压的正弦波交流电。本发明基于EG8010芯片,可对光伏逆变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改变光伏逆变系统输出的正弦交流电的频率、输出电压等参数,也可远程开启本系统,或者远程关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G8010的远程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太阳能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多,市场比例也越来越高,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太阳能经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转化的电能需要经过光伏逆变系统将直流电转化为标准正弦交流电压,并入电网为国家的各个部分提供电能。
逆变电源系统是一种将DC电源转换为标准正弦AC电源的装置。在许多重要场合都要使用逆变电源,逆变电源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负载,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量级的负载下仍然能输出高质量的电能。所以,逆变电源的输出波形的失真度,以及电压调整率、输出功率是极其重要的指标。
EG8010芯片是一款功能完善的、数字化的自带死区时间控制的纯正弦波逆变专用发生器芯片。EG8010芯片应用于DC-AC两级功率变换拓扑或DC-AC 单相全桥逆变变换架构。EG8010芯片能产生50Hz纯正正弦波或60Hz纯正正弦波单相交流电,且精度高、失真度和谐波小,是设计单相正弦逆变器的专用芯片。
另外具有远程监控的光伏逆变系统在实际应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放置在环境恶劣、阳光充足的高原地区,这种地方一般人烟稀少,由于地点也比较分散,所以建立管理基站也比较不划算,所以对光伏逆变装置的管理和控制是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G8010的远程光伏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基于EG8010芯片,可对光伏逆变系统进行远程监控,能够远程控制光伏逆变系统输出的正弦交流电的频率、输出电压等参数,也可远程开启本系统,或者远程关闭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EG8010的远程光伏逆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DC-AC全桥逆变电路;
每一个客户端模块用于输送多条客户指令,且每条客户指令对应不同的指令代号;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的客户指令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模块内,设置有与不同指令代号相对应的,且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多个参数组;所述每个参数组中的每个参数均对应不同的编码;每次当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客户端模块发送来的参数增加或参数减小的指令时,都会在当前参数值的基础上依次向后或依次向前选取一个新的参数值,并将该参数值所对应的编码传输出去,直至所述光伏逆变系统达到其中的最大参数值或最小参数值;
控制电路采用单相正弦交流产生芯片:EG8010芯片;EG8010芯片根据数据分析后的不同客户指令代号及编码通过查表对应输出不同类型的SPWM波;
驱动电路根据不同类型的SPWM波驱动DC-AC全桥逆变电路产生不同频率或不同电压的正弦波交流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客户端模块中相应的多条客户指令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