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及纤维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7307.9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应伟军;刘海军;范兴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丝头 溶液槽 纤维收集器 高压静电发生器 电纺装置 纤维毡 中心杆 自吸式 制备 电性连接 毛细现象 喷头底座 周向设置 接地 输出端 行星杆 中纤维 供液 堵塞 制造 | ||
1.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主要包括有溶液槽(12)、纤维收集器(6)、高压静电发生器(5)和喷丝头(8),所述纤维收集器(6)设置于溶液槽(12)上方,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5)输出端与纤维收集器(6)电性连接,所述喷丝头(8)设置在溶液槽(12)内,该喷丝头(8)用于吸取溶液槽(12)内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头(8)包括有喷头底座(13)、中心杆(9)和若干个行星杆(10),所述喷头底座(13)设置在溶液槽(12)内,所述中心杆(9)和若干个行星杆(10)设置在喷头底座(13)上,若干个所述行星杆(10)周向设置在中心杆(9)周围,所述中心杆(9)与各个行星杆(10)之间形成爬液通道;
所述喷头底座(13)上设置有与行星杆(10)一一对应的精密轨道(11),所述精密轨道(11)沿中心杆(9)朝向对应行星杆(10)方向铺设,所述行星杆(10)下端与对应的精密轨道(11)滑动连接,所述喷头底座(13)设置有驱动器(1),所述驱动器(1)用于推动行星杆(10)在精密轨道(11)内滑移;
所述精密轨道(11)内均设置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精密轨道(11)滑动连接,所述行星杆(10)下端与滑块(19)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9)下方设置有零件腔(16),所述零件腔(16)与精密轨道(11)贯通,所述驱动器(1)包括有卷收器、联动轴(26)和转动电机(15),所述卷收器安置于零件腔(16)内,所述卷收器包括有联动齿轮组和拉动带(14),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一个主动齿轮(17)和若干从动齿轮(18),所述从动齿轮(18)和精密轨道(11)一一对应,所述从动齿轮(18)与主动齿轮(17)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8)包括有从动轴(21),该拉动带(14)一端卷绕从动轴(21),另一端与滑块(19)固定连接,所述精密轨道(11)背向中心杆(9)一端设置有弹簧件(20),该弹簧件(20)一端与精密轨道(1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19)固定连接,该弹簧件(20)具有一个拉动滑块(19)背离中心杆(9)的形变拉力,所述联动轴(26)一端与主动齿轮(17)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零件腔(16)设置有同步齿轮(25),该同步齿轮(25)与溶液槽(12)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溶液槽(12)外侧面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齿轮(24),该驱动齿轮(24)与同步齿轮(25)相互啮合,所述转动电机(15)带动驱动齿轮(2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轨道(11)限制行星杆(10)与中心杆(9)距离为10μm至3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9)上端高于行星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槽(1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喷丝头(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溶液输送装置,所述溶液输送装置包括有贮液箱(3)和流体泵(2),所述贮液箱(3)设置有溶液出口,该溶液出口与流体泵(2)入口连接,所述流体泵(2)出口伸入溶液槽(12)内,所述流体泵(2)供液流量为100μl/hr至120ml/h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收集器(6)两端设置有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包括有伸缩杆(22)和固定座(23),所述纤维收集器(6)与伸缩杆(22)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座(23)用于固定电动推杆(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7)行程10mm至500mm。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自吸式电纺装置的纤维毡制备方法:
1)配置纺丝溶液,其纺丝溶液的配方包括高分子溶液和酒精、蒸馏水;
2)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存入贮液箱(3);
3)设定贮液箱(3)的流体泵(2)的供液速度,供液速度为100μl/hr至120ml/hr;
4)设定行星杆(10)和中心杆(9)的杆间距,其间距为10μm至3000μm;
5)设定纤维收集器(6)与喷丝头(8)垂直直线距离,其垂直直线距离为10mm至500mm;
6)设定高压静电发生器(5)的输出电压,其输出电压为0至100KV;
7)收集纤维收集器(6)上的纤维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3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