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7405.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庭;陈柏霖;汪泰宇;王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宇集团浙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9/36;H01H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静触点 静触头 灭弧室 限流部 增磁片 折弯 静触头灭弧模块 绝缘罩壳 灭弧组件 双灭弧室 折弯部 引弧 穿过 分断能力 使用寿命 向上折弯 方框形 直板部 接线 灭弧 穿插 装配 室内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包括静触头、灭弧组件,静触头的一端具有呈方框形的折弯限流部,折弯限流部上设置有静触点,静触头的另一端具有接线直板部,灭弧组件包括绝缘罩壳、增磁片、第一灭弧室、第二灭弧室,所述的绝缘罩壳的中部具有包裹在静触点外侧的磁吹腔,该磁吹腔与第一灭弧室的内部相连通,增磁片的一端具有包裹在静触点两侧且呈U型的折弯部,增磁片的另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引弧脚,折弯部的两端分别穿过折弯限流部且穿插在磁吹腔的两侧上,引弧脚的尾部穿过磁吹腔且延伸在第一灭弧室内。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能有效延长断路器使用寿命、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具有过载、短路及欠电压保护功能,能保护线路和电源设备不受损坏,同时还可以对过电流保护不能检测出的长期存在的接地故障可能引起的火灾危险提供保护。塑壳断路器包括塑料外壳、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灭弧系统的结构设计不能集成模块化,装配不够便捷,导致其灭弧效果不理想,触头容易被烧损,从而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能有效延长断路器使用寿命、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的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断路器双灭弧室静触头灭弧模块,包括静触头、设置在静触头上的灭弧组件,所述的静触头的一端具有呈方框形的折弯限流部,折弯限流部上设置有静触点,所述的静触头的另一端具有接线直板部,所述的灭弧组件包括卡合在折弯限流部上的绝缘罩壳、增磁片、设置在绝缘罩壳上的第一灭弧室、设置在第一灭弧室上端的第二灭弧室,所述的绝缘罩壳的中部具有包裹在静触点外侧的磁吹腔,该磁吹腔与第一灭弧室的内部相连通,增磁片的一端具有包裹在静触点两侧且呈U型的折弯部,增磁片的另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引弧脚,折弯部的两端分别穿过折弯限流部且穿插在磁吹腔的两侧上,引弧脚的尾部穿过磁吹腔且延伸在第一灭弧室内。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断路器静触头灭弧模块采用双灭弧室结构,第一灭弧室、第二灭弧室能够让电弧起到很好的跳转,拉长电弧,有利于电弧的冷却、熄灭,静触头的静触点设置在磁吹腔内,增磁片包裹在静触点外,能够产生更大的磁场,而能够产生更大的磁场,将电弧吹入灭弧室中,增磁片上设置有引弧脚,引弧脚能够导向电弧向灭弧室中转移,电弧能够迅速引入灭弧室内,提高灭弧能力,绝缘罩壳采用吹弧塑料材质,一方面有绝缘电弧的作用,避免动静触头被电弧灼烧,另一方面能够产生气体,将电弧迅速吹入灭弧室,增强灭弧效果。静触头一端具有截面呈方框形型的折弯限流结构,在分断的时候,使动静触头的电流方向相反,增加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动斥力,使动触头受到斥开力,同时静触头截面发生变化,使电流收缩产生动触头运动的力,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特别地,所述的折弯限流部上对应引弧脚处设置有折弯引弧部,该折弯引弧部朝引弧脚方向折弯延伸。折弯引弧部可起到引弧作用,可将残留电弧快速引到引弧脚上,将电弧快速引入灭弧室内,实现电弧的快速熄灭,避免电弧烧毁动触头、静触头。
特别地,所述的折弯限流部上对应静触点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条形卡合部,所述的绝缘罩壳上对应磁吹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的条形卡合部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绝缘罩壳与折弯限流部的卡接配合。绝缘罩壳与折弯限流部采用卡接连接配合,便于绝缘罩壳与折弯限流部的装配,且也便于将整个灭弧组件快速装配在静触头的折弯限流部上,实现模块化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特别地,所述的折弯部的两端分别穿插在卡槽内,所述的静触点位于折弯部的两端之间。将静触头设置在增磁片的折弯部的两端之间,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磁场,从而电弧能够迅速吹入灭弧室内,增强了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宇集团浙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宇集团浙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