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统计力学规律的半自磨机衬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7456.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蔡改贫;李小燕;刘道修;肖贤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统计力学 规律 磨机衬 板结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统计力学规律的半自磨机衬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步骤一:利用统计力学方法,对半自磨机内部各层级载荷颗粒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进行统计,得出载荷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的分布情况,结合不同形态下载荷颗粒的运动规律,对半自磨机内部载荷运动区域进行分类划分,建立起半自磨机载荷分布区域划分准则;
以半自磨机滚筒的横截面为准,在滚筒内部,将物料位于滚筒内部的各个区域区分为提升区、死区、泻落区和抛落区;
所述提升区为随着滚筒的转动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提升区内超过90%的物料与滚筒内壁之间无相对位移;
所述抛落区内物料脱离转动的筒体,呈抛物线下落,此过程中超过90%的物料与滚筒内壁之间不接触;
所述泻落区介于所述提升区与所述抛落区之间,此区间内超过90%的物料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物料颗粒之间、物料与滚筒内壁之间均发生摩擦,对矿石有一定的碾碎作用;
所述死区位于提升区与泻落区之间,该区域内超过90%的物料与滚筒内壁之间始终无相对运动;
步骤二:运用划分准则结合动力学分析,建立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数学模型,得到对半自磨机衬板结构的优化分析方案;
步骤三:不同形状衬板的有用功率模型建立:
通过选取矩形衬板、梯形衬板和波浪形衬板,对其提升条的横截面轮廓进行解析分析,并结合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模型,建立矩形衬板、梯形衬板和波浪形衬板的有用功率模型;
步骤四:不同形状衬板对有用功率的影响分析:
通过建立的矩形衬板、梯形衬板和波浪形衬板的有用功率模型,能够对这三种形状衬板下的有用功率展开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衬板形式,在转速率低于80%时,选用矩形衬板的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最大;当转速率超过80%时,选用波浪形衬板的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统计力学规律的半自磨机衬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提升区、泻落区和抛落区依次重新命名为完全提升区、泻落提升区和抛落提升区,半自磨机提升区的载荷颗粒展开动力学分析,得到如下细分的有用功率数学模型表达式:
完全提升区有用功率数学模型
;
l 为半自磨机筒体长度,mm;G 为单个钢球质量,kg;n为筒体理论转速,rpm;R0 为筒体内径,mm;D 为钢球直径,mm;P为钢球自由堆放的孔隙率,%;R1 为衬板顶端至筒心距离,mm;N 为半自磨机内提升条的数量,个;f(x)为衬板轴向截面的结构函数表达式;
抛落提升区有用功率数学模型
;
δ为球的堆密度,t/m3;θ为载荷偏转角即摩擦角,此为定值与物料摩擦系数相关;g为重力系数;R1 为衬板顶端至筒心距离,R2 为抛落提升区载荷颗粒最小运动半径;a为常数,a=900/n2;H 为半自磨机内提升条高度,(m);N为半自磨机内提升条的数量,m;
泻落提升区及死区作为一个区域来建立有用功率数学模型
;
R2 为泻落提升区最大半径,单位m,该数值与式1.2中R2的值相等; φ'为 R2 半径内载荷的填充率,%;Ω为载荷的横断面所对应的圆心角;
整合所述完全提升区、抛落提升区、泻落提升区及死区3个区域的数学模型建立起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数学模型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统计力学规律的半自磨机衬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矩形衬板的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模型
;
所述梯形衬板的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模型
;
波浪形衬板的半自磨机有用功率模型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4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