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熟甜瓜种子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7492.1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地址: | 063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瓜 早熟 保藏 突变材料 自交留种 播种 单瓜 辐照处理 田间育种 田间种植 甜瓜品种 甜瓜种子 种子种植 综合性状 植株 开花期 湿种子 露白 胚根 株系 自交 突变 工作量 节约 收获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甜瓜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甜瓜湿种子,在种子萌动‑至胚根露白时进行辐照处理,得到突变材料;突变材料定为M1代,播种,观察当代变异并自交留种,继续自交留种得M2代,M2每株播种≤50株,选留1‑5节子蔓坐瓜株系≥3节以上的单瓜自交,标记成熟期,选择开花期成熟期≤26天综合性状优良的单瓜;以上一代入选收获的种子种植下一代,继续播种每株≤50株,选留优良种子,一直到M7代,得到早熟甜瓜品种,该种子保藏于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15469。该方法提高了甜瓜的突变率,同时使田间种植植株由前人报道100株减少到50株,节约田间育种工作量50%以上,提高了选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甜瓜的选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早熟甜瓜种子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宇宙射线中80%以上的成份是高能质子,进行质子辐照的生物效应研究很有必要。随着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建立,对具有不同能量的加速质子的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质子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目前以哺乳动物及其细胞材料为主,在医学领域应用较多(Burns, FJ et al,1975),而对质子辐射植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较少。
有关质子辐射植物的生物效应的研究国外研究集中在:Tarasenko曾用高能质子处理马铃薯块茎的芽,根尖细胞染色体异常诱变效率较γ射线高10-17倍(Tarasenko,1985)。Smith(Smith,1967)在1967年报导有用不同的电离辐射(X-250keV、不同能量中子0.43-14.7MeV、μ介子-7GeV、π介子-8GeV 和1P-28GeV) 辐照玉米种子,研究其对玉米4 和5叶片上产生的黄绿扇形体的变异的细胞遗传效应, 发现不同电离辐射引起的相对生物效应差异较大。Slater 和Tobias(Slater J V&Tobias C A.,1963)用高空气球搭载玉米种子; Peterson观察经阿波罗飞船搭载的玉米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发现其生长发育均出现不正常,并在叶片上出现黄色条斑变异(Peterson D D et al,1977)。此后,Yang等(Yany TC& Tobias C A,1979)和Mai(Mei M,Qiu Y, et al ,1994)用同一玉米品种种子( 具有标记基因的杂合体LW1/1W1 ) 进行了一系列重离子辐射(4He-225MeV/u、12C-400MeV/u、16O-200MeV/u、20Ne-400MeV/u、40Ar-500MeV/u) 和高空飞行搭载试验,研究其辐射生物效应,二者的实验结果相似。
上世纪90年代始唐掌雄、施巾帼、孙逊等研究人员在地面上用加速高能质子模拟空间环境辐照种子,取得了以下结果:国内试验中所用质子能量为2~9MeV,注量为2×109~7×1010/cm2;辐照的农作物种子有冬麦和大麦(唐掌雄等,1997a)、高梁、玉米、水稻、甜瓜、西瓜、大豆、花卉等。结果显示质子辐照所引起的有益突变显著高于γ射线,同时还取得其他一些初步结果: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施巾帼等获得了第5代稳定的突变新品系原冬219冬小麦(施中帼等,2002),其产量比原品种增产10%以上,且株高降低10cm以上;唐掌雄等在甜高梁的实验中获得了早熟15d 和具有抗高梁花叶病的新品系等多个种质材料;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质子辐照的粳稻实验中第3代获得了3个新品系,其产量增加10% ~19%,且品质有所提高(唐掌雄等,1997b;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逊等用质子辐照西瓜、甜瓜种子,在第6-8代获得了优良自交系(孙逊等,2002);浙江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王彩莲等用质子辐照水稻, 获得了具有早抽穗、矮杆、千粒重增加等有益突变的新材料,质子等处理在M2代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株高突变和抽穗期突变,其有益性状突变频率高于C射线(王彩莲等,2000)。刘录祥等模拟宇宙线的混合高能粒子场(1P、 μ、π、e+、e- 、γ) 对小麦、蕃茄和花卉等进行辐照生物效应的研究,也获得了与 γ 射线处理相比可显著提高其相对生物效应的实验结果(刘录祥等,2004)。郭建秋,韩天富等进行质子束诱变大豆的能量和剂量效应研究,M2代出现早熟、黄化和不育等变异类型,总变异频率为6.81%,总变异频率且有随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随能量变化的规律不明显(郭建秋等,20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