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7784.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潘福全;王铮;王健;张丽霞;亓荣杰;邢英;泮海涛;杨金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52;G08G1/065;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物排放 实时检测模块 数据反馈 显示模块 红外线 红外线发射装置 红外线接收装置 车辆自动识别 电子摄像装置 交通运输监控 辐射探测器 红外线分析 集成车辆 监控系统 路段交通 实时监控 实时检测 新型交通 在线查询 可变 通信设备 数据库 拥挤 超标 监测 | ||
1.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所述系统由车辆自动识别模块、红外线实时检测模块、红外线分析模块、数据反馈显示模块、车辆污染物排放数据库构成。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对通过的红外线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自动认证识别,同时,收集统计通过检测区域车辆车速、交通量信息;
具体地,所述车辆自动识别模块采集车牌、车型和颜色,利用车牌号调出车辆登记信息库内该车辆信息,完成该车辆的身份识别,用于后续模块将该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检测结果进行更新、刻录;
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所述的车辆污染物特指车辆尾气排放物。
3.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实时检测模块,至少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辐射探测器和红外线接收装置,用于检测车辆排放污染物中污染物成分与含量;
其中,所述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固定波长的红外线并由所述的红外线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利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技术,当车辆进入检测区域后,红外线传输受到尾气污染物的影响,致使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红外线发生变化;所述辐射探测器促使红外线与CO、THC发生作用,吸收红外能量,发生电离,所述辐射探测器接收产生的电信号从而获得污染物排放数据。
4.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辆污染物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判别通过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车辆污染物排放标准;
优选地,根据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实现对CO和THC的检测。
5.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反馈显示模块,具体由可变LED显示屏、电子摄像装置、通信设备和在线查询子系统构成,用于将红外线分析模块判别结果传输给车辆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同时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车主和相关的交通监管部门;
其中,所述可变LED显示屏为红外线检测不合格的车辆驾驶人提供实时车辆污染物排放信息,所述可变LED显示屏布置在红外线监测区域前方,以便于车辆驾驶员及时方便地看到检测结果;且当被测车辆污染物排放超标时,电子摄像装置被激发,对车辆污染物检测超标的车辆进行拍照取证;所述通信设备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车辆主和交通监管部门向车主及时发送车辆污染物排放检测结果,例如手机短信和电子邮箱;所述在线查询子系统可实现车主随时随地线上查看确认拥有车辆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特别地,当车辆检测合格,则可变LED显示屏和电子拍摄装置不发生作用,通信设备也不向车主发送检测结果。
6.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污染物排放数据库,用于记录、存储车辆身份信息、污染物排放检测结果和拍摄取证数据信息,并辅助完成对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检测结果的更新、刻录。
7.由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获取红外线检测区域车辆交通量大小和车速快慢,以及CO浓度,实现对相关路段交通拥挤程度的监测与判断。
8.由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车辆污染物排放实时检测的新型交通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数据反馈给道路交通监管部门,实现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实时监控并可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平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7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