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8188.9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乂;郭赟;林敏敏;杨阳;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7/00;C22B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磷 微乳液 得到混合物 选择性分离 混合物 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分离系数 高选择性 混合溶液 静置分层 算法计算 下层水相 异戊醇 有机相 正庚烷 萃取率 滴加 水中 饱和 取出 澄清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Na3VO4·12H2O和Na3PO4·12H2O加入水中,搅拌后得到含钒磷均为1g/L的溶液A;将溶液A的pH值为调节至3.0~8.3;2)将甲基三辛基氯化铵和异戊醇加入到正庚烷中,搅拌后得到混合物A;3)向混合物A中滴加含有NaOH和NaCl的混合溶液,搅拌至均匀后静置,澄清后进行分相,上相为饱和的W/O微乳液;4)将步骤3)中得到的W/O微乳液和步骤1)中得到的含钒磷的溶液A,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B;5)将混合物B进行静置分层,取出下层水相,检测钒磷的浓度;6)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有机相钒和磷的浓度,从而计算出钒磷萃取率以及钒磷分离系数,实现了钒磷的高选择性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性分离钒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国防、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为钒矿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目前主要的提钒方法是钒渣提钒,目前钒渣提钒法一般就是将钒渣通过焙烧、浸出,然后进一步处理沉钒,最后获得钒产品的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得到的含钒浸出液具有大量的杂质,给净化工序增加了困难。特别是磷的存在会对后期处理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对沉钒的影响极大,磷与钒会形成稳定的络合物H7[P(V2O5)6],还会与Fe3+、Al3+生成磷酸盐沉淀,污染APV,影响五氧化二钒的质量。
对于高钙高磷钒渣,最后得到的浸出液中磷的浓度较高,目前含钒浸出液中除磷的方法主要是加入除磷剂,除磷剂与磷反应生成沉淀,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除磷后的钒浸出液;再对除磷后的钒浸出液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得到钒浸出液。
但是这种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获得的钒浸出液的磷含量非常高,钒浸出液在除磷过程中除磷剂的用量很大,导致除磷成本高。
2)通过除磷剂除磷之后的钒浸出液中的残余的磷含量仍然很高,无法得到低磷的钒浸出液;
3)该工艺除磷之后还需要对除磷剂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操作之后进行除杂操作,使得整个提钒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并且使得提钒过程中的使用设备增加,导致从高钙高磷钒渣中的提钒成本很高;
4)在钒浸出液实际除磷过程中,除磷剂与磷反应生成沉淀的同时,部分钒也会与除磷剂反应生成沉淀,导致在除磷过程中造成钒的损失。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微乳液从溶液中选择性分离钒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Na3VO4·12H2O和Na3PO4·12H2O加入水中,搅拌后得到含钒磷均为1g/L的溶液A;
将溶液A的pH值为调节至3.0~8.3;
2)将表面活性剂/萃取剂、助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分散剂中,搅拌后得到混合物A;
所述表面活性剂/萃取剂为甲基三辛基氯化铵;所述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的重量占混合物A总量的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